■记者观察
“那些掮客天天来问有没有壳公司,这些拟上市企业到底有多冲动?”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抱怨。
掮客身影的活跃,是今年并购市场大热的缩影。某投行并购部高管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借壳上市、为了市值管理而做的重组、行业性重组三类重组可谓全面开花。”在他看来,并购的活跃提升了市场关注度,让更多人认识到并购的价值。同时,今年以来,证监会相关部门的审核效率明显提高,“从政策、周期、审核进度,都在逐渐透明化,这是很好的发展势头。”
光影相随。市场对于并购重组的趋之若鹜,令一些公司股价“咸鱼翻身”,其他处境类似的公司坐不住了。“说真的,转型什么都是骗人的,什么热就做什么呗。所谓战略目标都是根据市场热点定的。”前述高管说。事实上,类似“金针菇+肥牛”、“烟花+影视”、“管业+游戏”等跨界重组正不断上演。
实际上,并购是一个需要巧合与耐心的技术活。大量以转型甚至操纵股价为目的的交易方涌入,给市场和中介带来了麻烦。有并购人士笑称,这年头和“剩女找男朋友”一样头疼的还有这么几件事:要求推荐几只股票、中小微企业要融资、资质平平的上市公司要做市值管理、传统制造企业要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要搞员工持股、三四线房地产开发项目要融资、地方政府要招商、金融掮客要介绍费。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家游走在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准备并购一家游戏企业,去标的企业拜访时,对方公司高管表示,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在联系收购意向,其衡量接受谁的“绣球”的标准已经不是收购价格,而是谁能先停牌,敲定交易。
借壳领域同样是乱象频出。市场中的所有参与方,甚至一些资深的财经媒体人都被问及“手上有没有壳”?然而,供给端完全没有需求端的火爆——仅2013年,A股仅达成近30例借壳案。剩下的公司,不是控制人不肯放手,就是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
不难想象,在火上浇油的态势下,壳费今年继续保持大涨态势。一些以低价承接置出资产方式支付的隐性壳费达到了6亿元,这还是在放宽了对壳公司要求的情况下。目前,市值10亿元以下的壳公司几乎难觅其踪,大家已逐渐把目光转向市值15-20亿元的公司。
面对高昂的壳费和未来严重的摊薄,一些拟借壳企业试图通过提高估值来对冲上市成本。前述投行高管告诉记者,今年东北地区某上市公司被天然气类资产借壳。该资产原来在海外上市,私有化摘牌后再通过借壳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自然包含了估值套利的因素。其次,按2013年净利润和购买估值计算,该注入资产市盈率高达29倍。“我们做过一家同类型公司的行业并购,标的资产规模大、产业链位置更有优势,才十几倍市盈率。”
针对估值偏高的局面,监管部门也颇为重视。此前,景峰制药借壳ST天一、天兴仪表重组收购网印巨星均因估值不合理遭并购重组委否决。不过,景峰制药稍稍下调估值,便在不久之后二次上会成功过会。
令人费解的是,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开始,被否后方案稍作修改甚至原样重新上会又过会的案例已有多起。前述资深并购人士不禁感慨,相对IPO被否六个月内不能再度提交材料,并购重组委捉摸不透的监管导向,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冒险闯关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