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有很多当年游学北美的华人学者在国际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些人当中,杨小凯是研究劳动分工——超边际经济学的开创者。
■杨小凯的新框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曾这样评价:杨小凯留给经济学界的是一本涵盖面十分广泛的专著——《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他富有想象力地运用现代分析技术,重新对亚当·斯密的思想进行阐释。杨小凯的贡献由此深入到经济学的核心领域。
黄有光介绍新框架的分析方法,除了让生产/消费者选择职业、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动时间、出售与购买量来把效用极大化外,还要求产品之间的买卖配搭,市场出清。此外,由于假定人人天生没有区别,因而也要求长期均衡下,人人的效用水平一样。这假定看来好像很不现实,其实除了简化分析,这假定还使我们明确地看到,我们的分析所得到的一些结论,例如人际或国际贸易,可以是由于分工与专业化的作用,而不是或不只是由于,例如,外生比较利益(资源禀赋的差异等)的作用。
黄有光这样评价杨小凯对经济学的贡献:首先,比起传统微观,新框架有全局均衡的分析;比起传统全局均衡分析,新框架有报酬递增。其次,传统分析采用厂商与消费者二分法,相当于给定了经济组织;新框架从最基本的单位—同时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个人分析起,从他们选择要打工还是要雇工,要生产什么产品,出售与购买什么产品,分析了生产与交换等经济网络与组织的内生决定与演化。第三,新框架对许多经济问题,包括交换、成长、厂商的出现、城市化、工业化、市场的功能等,得出许多与传统分析不同或所没有的,而又很有启发性的结论。
杨小凯于1997年在国内出版《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论文集,介绍“新兴古典经济学”。该书在1997~1998年名列中国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位。1998年,在国内出版中文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较大反响。1999年,在北京大学开设“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系列讲座,开始在中国培养该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此后,频繁游走于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湖南等地讲学。
■学人缅怀
黄有光:国内曾经有一些否定小凯新框架的看法,即讨论均衡的不存在。我认为这种看法忽视理论抽象的作用。我将论述杨小凯的简化假设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我也会有一些与杨小凯不同的观点,比如对于均衡的分析。
林毅夫:小凯一生追求的是中国现代化,他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理论的研究跟认识,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张曙光:我在天则所的时候与杨小凯相识。他是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张维迎:他对我的学术影响很大。包括介绍给我科斯的企业理论,我组织翻译的中文第一次发表。还有很多新的理论,也是通过他了解的。
张五常:他根本是个真正的学者,对经济研究斗志昂扬。他的优点是难能可贵的:预感好,判断力强。不过,他也有缺点,英语不好,不过可以学习改进。在经济学方面基础知识不足,对于成本概念辨析不清。他来香港大学时,我经常利用吃饭的时候给他讲讲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韦森:选择经济学,很大程度是因为黄有光和杨小凯两人的鼎力推荐。令我终生难忘,不敢懈怠。也是一生研究的动力。
周林:他是个谈吐温和、对经济思考充满智慧的学者。
李克:他能够使理论与现实紧密相扣,是来源于他对现实深刻的人文关怀。
曲祉宁:他永远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因此能做到不断对自己质疑,对他人平易近人。
孙广振:可以观察到他从平和到柔软的转变。我们提到老师的时候,喊他小凯,是非常亲昵的称呼。
赵益民:他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心地善良的大师级学者。
张永生:我不认同大家对于天才和可惜的说法。对于小凯,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意义,因此,他的一生是画了圆满的句号。
(张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