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书评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楼市直面重大转折 调整或将持续较长阶段
  • 不管这钱从哪来怎么来,都能帮您弄出去!
  • 中美经济再平衡乃全球化战略基石
  • 请尽快逼退那些披上马甲的“伪高新”企业
  • 互联网化:
    商业银行已别无选择
  •  
    2014年7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楼市直面重大转折 调整或将持续较长阶段
    不管这钱从哪来怎么来,都能帮您弄出去!
    中美经济再平衡乃全球化战略基石
    请尽快逼退那些披上马甲的“伪高新”企业
    互联网化:
    商业银行已别无选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楼市直面重大转折 调整或将持续较长阶段
    2014-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夏 丹

      由政府主动调控转为市场自发调节,决策层对于房价调整的容忍度在提升,是今年以来楼市的重大变化。以房产投资增速下台阶、商品房成交趋弱、房价调整压力持续、土地市场成交缩量的四大趋势来判断,房价下行之势无疑仍将持续。在资金环境偏紧持续的局面下,全年商品房销售情况相对趋弱,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将维持低位,资金和库存压力将迫使开发企业调整售价、理性推盘,部分前期定位偏差和高估的楼盘打折力度将较大。住宅销售降幅或将大于平均水平。

      □夏 丹

      

      由于政策、资金、供求和预期等因素出现了明显转向,今年以来进入了调整周期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政策思路转换、资金环境转变、供求关系逆转、市场预期转向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楼市调整还将持续。

      由政府主动调控转为市场自发调节,是当前楼市的一个重大变化。在“双向调控”的总体框架下,我国经济在“稳增长”和“促转型”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政策改革和市场调整消化楼市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将引导楼市长期良性发展,使经济逐渐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决策层对于房价调整的容忍度在提升。当房价处于下行通道时,政府不再轻易出手救市,并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各类托市行为。此外,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的窗口指导,和以定向宽松为主的货币微调,意在维稳和体现差别化,而非调控和货币全局放松的表现。

      今年的资金环境延续了去年末的紧张形势,开发商的资金来源增速出现了“断层式”下滑,银行纷纷收紧房贷额度、拉长放款流程。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房企到位资金累计同比增速仅为3.6%,较去年同期的32%大幅下降。预计年内资金紧张的局面不会明显缓解,整体信贷投放的绝对规模持续减少,资金和库存压力将迫使开发企业调整售价、理性推盘,部分前期定位偏差和高估的楼盘打折力度将较大。

      截至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连续上升6个季度,达6.70%,为自2012年以来首次高于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尽管“央五条”对按揭贷款投放提出了要求,但目前银行对个贷政策调整动力不足,经营行为日趋市场化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从经营利润、资金成本和市场风险角度综合考虑。随着当前经济和楼市风险逐渐暴露,资产质量相对优良的个人住房贷款对银行的吸引力将有所提升,房贷利率或适当下调,但难以达到去年6月前的水平。

      由于去年的高拿地、高开工和高库存,今年市场的总体供给水平大幅提升,3月起多数城市新增供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时资金回笼要求和业绩目标压力也加大了开发商推盘意愿。而需求方面,去年供销两旺的局面使大量需求加速释放甚至提前释放,而今年银行个贷政策收紧和看空情绪蔓延,则对购房需求形成了抑制。供需关系相对去年出现明显的逆转,导致总体库存大幅攀升,出清周期明显拉长。据5月的数据,14个重点城市商品房平均出清周期达23.3个月,已连续第7个月上升,较去年同期延长6.4个月。

      随着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趋冷,楼市只涨不跌的预期有了根本扭转。市场悲观情绪滋生,进而更有“崩盘论”、“拐点论”在持续发酵,使得需求疲软,观望盛行。而开发商应对市场变化,调整售价打折促销的行为,更进一步深化了看淡后市的预期。楼市在预期的自我印证和自我实现中又加剧了下行趋势。

      按目前房产投资增速下台阶、商品房成交趋弱、房价调整压力持续、土地市场成交缩量的趋势来判断,房价下行之势无疑仍将持续。

      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增速持续下滑,1至5月,全国商品房累计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14.7%,比去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自年初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8.6%。预计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的态势将继续向投资与开工传导。由于成交清淡的局面还将持续,销售面积和房价双双下行将使开发企业回款节奏受到影响;同时库存高企的状况难以改善,资金成本仍然较高,房企扩大开工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因此将相应放缓拿地开工的速度,带动投资下行。预计下半年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有可能下滑至约10%的水平。新开工增速继续低位徘徊,下半年降幅有望缩小,全年同比略有下降。

      上半年楼市由“过热”转为“偏冷”,市场成交清淡。1至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7.8%,销售额下降8.5%。预计在资金环境持续偏紧的局面下,全年商品房销售情况相对趋弱,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将维持低位,住宅销售降幅或将大于平均水平。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表现对于楼市整体走向的敏感度往往更强。看监测的重点城市交易数据,一线城市1至5月商品房成交同比降幅达20.4%,明显高于其余城市6.9%的降幅。

      看今年以来的数据,房价进入下行区间已无异议。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结束了为期23个月的环比上涨,且下跌城市数量超六成;同比涨幅也自年初起不断缩小。下半年信贷紧张和楼市调整有望持续。在供给端,为适应新的宏观金融和市场环境,开发企业可能会适时调整销售策略,以更加合理地制定新盘价格,加快销售回款速度,缓解业绩目标和库存高企压力。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商品房高库存水平不减反增,截至5月末,待售面积比去年末增加41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增加了2880万平方米。

      在需求端,由于商业银行按揭贷款额度总体偏紧,个贷利率上浮使相对购买力下降,申请门槛抬高和放款速度变慢也抑制了购房需求的释放。同时,市场预期改变使置业者观望情绪浓厚,加剧了房价下行压力。而由于购房需求价格敏感,当房企理性定价时需求将有入市倾向,成交有望在相对较低的价位促成。综合来看,预计房价调整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楼市大调整,土地市场自然也趋于平淡。据中指数据,1至5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类用地入市量同比减少5.4%,成交量降幅更是达到了26.2%。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降温使各方观望情绪持续,资金压力和库存压力限制了增加土地储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开发企业将遵从市场环境变化规律,调整土地市场投资布局策略。

      从土地价格来看,自年初起,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涨幅呈收窄趋势,溢价率下降幅度明显。5月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降至1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预计下半年土地溢价水平仍面临下调压力,部分二线城市低溢价率成交甚至流拍的现象或将增多。相对而言,由于大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其溢价下调空间相对有限。

      (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