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文彬 杨晶 ○编辑 孙忠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不意味着忽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绿色金融配置资源的金融活动,是不可能市场化配置的。”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昨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上发表观点说,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立法以及政府主导干预,并提升政策精准性。
事实上,“绿色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金融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已经上升为国际上的一种共识。不过,与之相悖的是,绿色金融工具的发展或绿色项目的引资问题,绿色投资仍是一种规模很小的专业化投资,估计仅占全球投资的2%。
“要实质性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今后五年内,中国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资应该达到平均每年2万亿人民币左右。”业内专家指出。而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绿色金融近年来虽有明显发展,但主要以银行为主的结构性问题、产品匮乏问题、投资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由于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我国污染性的项目面临严重的供给或投资过度,而绿色项目则面临严重的供给或投资短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昨日分析称,目前的市场信号不鼓励绿色投资,而过度鼓励投资于污染性的项目。理论上来说,是外部性没有被内生化的问题。
左晓蕾认为,目前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障碍还在于,参与配置资源活动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更追求“利润最大化”、“赚快钱”,而生态环保绿色循环经济是要有成本的改变粗放式的外部效应。
“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力军,是助力绿色转型的孵化器。”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安青松说,上市公司站在了引领绿色产业的前沿,目前国内有189家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从事绿色、环保产业。以特斯拉电动汽车颠覆传统汽车制造业为例,资本市场为绿色经济转型、绿色创新提供了一个风险投资的平台。
“目前,我国绿色转型面临着融资难、行业壁垒、市场风格等情况,绿色转型需要改善政策和环境。” 安青松话锋一转,依靠资本市场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仍有诸多政策短板。
原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以中投公司此前投资新能源为例说,新能源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谁也不知道未来哪一个新能源会是好的。然而,在投资界,可预测性异常重要。这正是金融业对绿色金融的投资占比非常之低的原因所在。
“全世界要合作起来,要从政府的角度把所有传统的、有污染的能源经济成本提高。”他强调要用政府之手来解决当前绿色金融面临的发展问题。
“中国需要激励绿色投资的政策体系。”马骏建议,中国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如研究成立类似英国绿色银行的机构,健全财政贴息机制,建立绿色信贷体系,在若干领域实行强制性绿色保险等。
“发展绿色金融首先要立法,同时政府的政策也非常重要。”左晓蕾建议,政策要更多关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
她还提出,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可能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为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延伸工具的纯粹交易,不解决碳排放减少的问题,还可能会产生变相利用交易套利的更严重问题,而与减少碳排放的初衷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