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意义重大。与会领导人将就贸易、投资、信贷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讨论。从已曝出的信息来看,各方有望就金砖发展银行达成共识,挑战世界主流多边贷款机构的地位。从框架原则到具体内容,数年来金砖国家的聚合历程也映射出了全球经济格局之变。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将再度向前迈步。7月15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
作为第二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首站,本次会晤意义重大。与会领导人将就贸易、投资、信贷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讨论。从已曝出的信息来看,各方有望就金砖发展银行达成共识,挑战世界主流多边贷款机构的地位。
从框架原则到具体内容,数年来,金砖国家合作不断把概念落实为战略,金砖国家的聚合历程被认为映射出了全球格局之变。中国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受到关注。创造“金砖国家”一词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前主席吉姆·奥尼尔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对于全球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以发展银行为坐标 构建实心合作框架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将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为主题。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正式成立金砖发展银行。该银行将由金砖国家控股,预计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
虽然在成立初期,其规模和重要性将无法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抗衡,但依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将是首个由金砖经济体创建的实体机构,意味着金砖国家的合作正在不断从抽象走向具象,合作框架变得越来越“实心”。
除了发展银行,这种合作框架也有着其他支撑点。由于过去一年美国削减刺激举措促使许多资金撤出这些新兴市场,金砖国家力图对多数议题采取协同行动。其中一个项目便是名为应急储备安排的1000亿美元汇市稳定基金,南非财长普拉温·戈尔丹近日透露,在应急资金安排上,商议已经完成近90%,正式文件已备妥,有基础在峰会前完全达成一致。
该基金将作为金砖国家的应急储备,在某个成员国遭遇资金出逃或面临货币急剧贬值风险时使用。其意义同样不容小觑,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称之为“迷你IMF”。
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本·斯泰尔曾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家缺少独自去保护自身免受资金流动冲击的资源。但如果团结起来,他们就能够建立起充足的外汇储备。
此外,中国曾在去年提出成立一家银行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对这一提议表示欢迎,称这一地区新投资的“需求很大”。俄罗斯则计划在本次金砖领导人会晤期间提出一系列具体合作建议,其中包括成立“金砖能源联盟”。
这些行动标志着,金砖国家在全球金融架构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21%,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金砖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3%,拥有全世界40%的外汇储备。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近日指出,金砖国家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各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在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诸多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国际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金砖映射中国之变 拉美故事等待续集
2001年,时任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根据奥尼尔的解释,这一词指的是四个发展最迅猛的经济体。之后,因为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被改称为“金砖国家”。
如果从2006年金砖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间隙短暂会晤算起,金砖集体登台的时间不算长,但却在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从部长级接触扩展至元首级非正式会谈,最终促成2009年首次正式峰会,金砖合作机制由此建立了雏形。
分析人士指出,金砖国家金融层面的合作,也促使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吉姆·奥尼尔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55%,是俄罗斯、印度、巴西的1.5倍,大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总和。中国对于世界经济而言至关重要且是必需的。
奥尼尔指出,中国已经意识到了所面临的挑战,并且在尽可能好地处理它们。这些挑战包括过于依赖国家直接投资、不佳的环境、消费不足、创造性不足以及不够发达的金融体系,但中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意识。中国政府应当继续试着出台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在金砖领导人会晤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将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进行国事访问,还将与拉美和加勒比有关国家领导人在巴西举行会晤,包括东道国巴西、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拉共体)“四驾马车”及部分其他拉美国家元首将出席。中拉领导人届时将共同宣布正式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并于年内在北京举行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