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 回购股份补偿却无门 金利科技被对赌方耍了
  • 崩盘股的逆袭
  • 日发精机拟购意企MCM80%股权
  • 承认信披违规 大元股份新主解释牵强
  • 荃银高科定增现“中植系”身影
  • 长信科技定增募资12亿加码触摸屏
  •  
    2014年7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 回购股份补偿却无门 金利科技被对赌方耍了
    崩盘股的逆袭
    日发精机拟购意企MCM80%股权
    承认信披违规 大元股份新主解释牵强
    荃银高科定增现“中植系”身影
    长信科技定增募资12亿加码触摸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崩盘股的逆袭
    2014-07-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百圆裤业、泰亚股份、烯碳新材、四海股份……一个个股价“逆袭”案例看视相互独立,但却有一定的共性:崩盘前“庄股”走势、恐慌式下跌、反转。如此“雷同”的命运究竟是巧合?还是有内在逻辑支撑?

      ⊙记者 徐锐 ○编辑 吴正懿

      

      每个重组股的背后,几乎都藏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在起伏跌宕的K线图中,充斥着各种利益的博弈。

      7月21日,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分别迎来了重组方案发布后的第三、第二个涨停,巨量封单显示出外界对其股价走势的看好,一些乐观的投资者更是竞相猜测两家公司究竟能创造多少个涨停板。

      “向前看”的投资者似乎淡忘了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前期“瀑布式下跌”的惨烈一幕。但拉开K线图,以重组为底点,两家公司股价都呈现“V型反转”。

      经梳理不难发现,此类“逆袭”的案例并不少见。除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外,烯碳新材、四海股份此前股价亦曾出现过“无理由暴跌”,而今也均“收复失地”。

      尽管案例相互独立,但其中却有一定的共性。例如,几家公司在崩盘前均呈现出“庄股”走势,随后都经历了一轮恐慌式下跌,并成为走势的转折点。如此“雷同”的命运究竟是巧合?还是有内在逻辑支撑?

      

      暴跌股重生

      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分属于服装、鞋类板块,两家公司近期股价之所以受到狂热追捧,原因在于其都通过资产重组注入了热门资产。两公司本月中旬先后披露的重组方案显示,百圆裤业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环球易购100%股权,由此进军跨境电商领域;泰亚股份重组更为彻底,公司在置出全部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同步置入欢瑞世纪100%股权,由此拥抱影视产业。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同步大涨的百圆裤业和泰亚股份,前期还曾经历了“同步大跌”。

      去年12月2日,百圆裤业、泰亚股份、三江购物在当日11时25分左右均被巨量卖单砸至跌停,此后几日又连续大跌。回看三家公司基本面均未出现任何变化,唯一的共同点即是三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去年三季报)均包含一款“中融国际信托-华鼎兴业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私募产品。因此,外界普遍猜测三公司联动大跌是“华鼎系”私募强行斩仓所致。

      泰亚股份证券部人士昨日向记者表示,前期的暴跌的确是因“华鼎系”砸盘而起,“随后大股东去年末低位减持的举动又进一步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经过上述一轮莫名砸盘后,百圆裤业、泰亚股份短期股价最高跌幅分别达到了50.5%和42.6%,其过程可谓惨烈。如今在通过资产重组相继“贴上”电商、影视两大热点后,百圆裤业、泰亚股份迎来久违大涨,而未来究竟涨至何处,颇值得关注。

      与之类似,曾同为“华鼎系”持股标的的四海股份虽因停牌一时躲过了大跌,但最终还是被波及:其在去年12月6日虽携50亿元合同大单复牌,但此后股价一路下挫,一月内单边下跌约20%,最低探至3.93元。但随后股价亦出现反转,最新股价距彼时低点涨幅已达35%。

      重组有前兆?

      股价涨跌本是市场行为,但上述多只暴跌个股最终都能够神奇上演“反转”走势,不由令外界猜测其是否有着某种逻辑?

      “股票成交量持续低迷,且股价振幅极小,并能以此长期维持上涨或横盘走势,从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大跌前的走势来看,具有明显的‘庄股’特征,已被高度控盘,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给出这样那样的猜测也属正常。”深圳一私募人士对此称。

      不过,相关上市公司否认前期股价暴跌与其后续的资本运作或股价上涨存在关联。“前期大跌是市场行为,与公司筹划的资产重组没有关系,不然大股东(指泰亚国际)怎么会在停牌前减持股票呢?”泰亚股份人士称。

      百圆裤业相关人士则表示,公司筹划的资产重组一直很注重保密工作,“重组方案都是上面领导研究制定的。”

      对此,有市场人士则指出,无论暴跌原因为何,但百圆裤业、泰亚股份在股价大跌后筹划重组显然不是随意之举。“两公司之前股价一直维持在高位,成交量稀少,若此时启动重组成本颇高,难以引起大股东或重组对象的认购兴趣,而在股票大幅下跌后,无疑为相关方低价入股提供了契机。”

      但该人士进一步强调称,这仅仅是运作表象,其内在动力更值得深究。由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基本都是由大股东掌控,在股价大跌的背景下,相关公司借资产重组或某种概念“造势”,或是因大股东的某种意愿,比如化解股权质押难题、实现高位套现等等。

      融资压力倒逼?

      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司的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在暴跌前,都曾将部分持股进行了质押融资。以泰亚股份二股东泰亚投资的一笔融资交易为例,泰亚股份实际控制人之一林松柏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去年10月28日股价高位期间,泰亚投资曾将所持6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通过华泰证券办理了质押式回购交易,但随着股价暴跌,泰亚投资在今年4月申请将上述股份的购回交易日延期,并又同时追加了300万股。值得玩味的是,该笔交易的延期期限恰好定在了本月28日止。在此期间,公司重组方案粉墨登场。

      与之类似,百圆裤业控股股东杨建新去年7月将2000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15%)通过国泰君安实施了质押回购交易,并在今年1月股价暴跌后又再度向国泰君安质押了500万股。

      显然,对两家公司的相关股东而言,股价大涨将极大减轻其偿付压力。

      “每一只庄股都夹杂着诸多的利益博弈,股价暴跌暴涨的表象背后,原因纷繁复杂,可能源于大股东的利益诉求;也可能源于操盘方的‘威逼胁迫’,同时还存在着大型股东与中小投资者的筹码博弈。”市场人士对此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鼎系”砸盘暂告段落后,泰亚股份原大股东泰亚国际在去年12月30日又大举减持了800万股(占总股本的4.52%)股份,再度引发投资者竞相抛股,而在此后不久,公司即于1月14日停牌筹划重组,回看泰亚国际此举颇有加速“洗盘”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