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汇付天下首席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因为申请可得性低,而是因为信贷可及性低。换句话说,难在有很多小微企业不去银行申请贷款。
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高主要体现在有息部分。要降低这部分融资成本,只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真正降低贷款利率。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最好是由第三方平台来建立。在目前信用评估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为它们深耕地方,具有信息优势。
⊙记者 高翔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否有直观的量化指标?中国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为46.2%。这是最近发布的“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给出的数据。
在汇付天下首席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不在申请通过率低,而在信贷可及性低。在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仅有57.8%去银行申请贷款,42%的小企业主在银行的高门槛前望而却步,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甘犁所在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自2010年起从事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以下简称CHFS)。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当时引发广泛议论。
指数能否基本反映小微企业全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因是什么?在社会融资总量不缺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就上述问题,上证报记者专访了甘犁教授。
小微企业主工作累、回报高、社会贡献大
上证报记者:“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覆盖了近4000家小微企业,样本规模比较大。能否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指数编制的过程?
甘犁:我先介绍一下我所在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此前所做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国幅员辽阔,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全国的情况做一个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抽样调查。
我们的抽样调查在全国分三阶段。2011年,我们在全国25个省抽取了80个县,每个县4个社区,共320个社区,涉及8438个家庭。到了2013年,我们想扩充样本,做到在省级层面具有代表性,所以调研了29个省的262个县,每个县也是抽取4个社区,这样一来就是1048个社区。除了新疆和西藏,我们的调研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覆盖,且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性。
在2011年的调研中,完成样本户是8438户,29324人;2013年是28143户,97916人在数据库里。
上证报记者:2.8万个样本户,能否反映中国情况?
甘犁:如果做到了随机,是没有问题的。采集到的数据是否真实呢?首先,我们的问卷和计算机系统有前后呼应体系,如果前后说的不一致会及时提醒,这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争取能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信任。在2013年的调查中,已经有一些受访户专门跑到我们中心来,告诉我们2011年的调研我们没有说实话,现在我的信息得到了保护,我愿意配合你们,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们。
在这次的项目中,我们又将样本数据结合汇付天下自2006年以来积累的全国范围超过百万小微企业客户的真实交易数据库,最终形成“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从我们的数据推算出的小微企业数量、吸纳的就业人数,与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量是高度相近的,这说明数据是有全国代表性的。
上证报记者:根据调研情况,小微企业总体上有哪些特点?
甘犁:首先我们发现,中国的创业活力是高于美国的。2013年CHFS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拥有工商业比例为14.1%,是美国的两倍。其中,77.1%的中国工商业家庭为主动创业。2012年,在每1000名中国劳动人口(16-65岁)中,平均有5.5名参与创业,创业活力为5.5%。,同期美国的创业活力为3.2%。。
其次,中国人非常辛苦,工作强度大,加班是常事。2013年CHFS调查数据显示,有雇佣员工的小微业主,平均每周工作6.2天,其中70.2%的业主每周7天都在工作。那些没有雇佣员工的小微业主,平均每周工作6.3天,更是有79.3%的业主每周要工作7天。
不过,虽然工作强度大,小微企业主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在资产最高的10%的中国家庭中,小微业主的比例为26.9%。在资产最高的0.5%的中国家庭中,小微业主占比更是高达66.9%。所以,想致富,还是要创业,靠打工还是比较困难的。
至于小微企业的社会贡献,根据调研情况我再提供一组数字。根据2013年CHFS数据,小微企业吸纳的就业总数为2.11亿人,包括小微业主5558万人和雇佣员工1549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7.5%。小微企业在吸纳年轻人就业方面尤其重要,劳动力越年轻,在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就越大。例如,16-29岁的就业人口中,在小微企业工作的比例为34.6%。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吸纳了近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就业。
42%的小微企业面对银行贷款望而却步
上证报记者:说起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时,会有银行行长拿出数据:来我这边贷款的人当中,90%都满足了。根据您所在团队的调研,小微企业融资的真实状况是什么?
甘犁:我们在调研中将信贷的获得情况分为三个层次:申请可得性、信贷可及性和信贷可得性。你提到的这个现象,指的是申请可得性,也就是所有申请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拿到了贷款。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在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中,有79.9%的比例获得贷款,银行贷款拒绝率为20.1%。从这个数字来看,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似乎挺高。
再看信贷可及性,是指一百家有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到底有多少去银行申请贷款了。我们的调查发现,信贷可及性是57.8%,即在100家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只有57.8家去银行申请贷款,有42%的家庭不去申请,在银行的“高门槛”前望而却步了。
那么,为什么又那么多小微企业主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呢?48.8%的小微业主因为“估计不会被批准”而不去申请。另有36.3%的小微业主认为“申请过程麻烦”,10.1%认为“不知道如何申请贷款”,而这两个原因均为非市场因素。
最后,所谓信贷可得性,就是有信贷需求的一百家小微企业中,究竟有多少最终拿到了贷款。其实,申请可得性和信贷可及性的乘积,就是信贷可得性。综合下来,在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为46.2%,即在100家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有46.2家,不到半数。这个数字说明,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较低,“融资难”的问题广泛存在。
细看数字,你会发现在100家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只有57.8家去银行申请贷款。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这57.8家小微企业中,得到贷款的高达46.2家,即银行贷款的申请可得性为79.9%,申请可得性并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因为申请可得性低,而是因为信贷可及性低。换句话说,难在有很多小微企业不去银行申请贷款。
这当中,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银行的服务不到位,使小微企业主觉得申请过程很麻烦。在不去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主中,只有4.5%的认为利息太高,这个比例是很低的。
上证报记者:如何提高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呢?
甘犁:刚才提到了在提出贷款申请的小微企业中,79.9%获得了贷款,还有20家被拒了。在申请但被拒绝的小微企业中,有29.7%是因为“与信贷员不熟”,这个因素是非市场化的,说明银行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提高信贷可及性和申请可得性都可以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信贷可及性。分析表明,如果银行避免因“与信贷员不熟”这一非市场因素而拒绝小微业主的贷款申请,从而提高其申请可得性,那么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可提升至49.6%;如果银行能够通过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加强小微企业贷款的宣传和辅导而提升银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其信贷可及性,那么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可提升至61.9%;如果上述两方面同时改善,那么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可提升至66.5%。
当然,除了客观原因,小微业主的金融知识普遍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调研发现,申请贷款的小微业主,其金融知识水平高于估计不会被批准而未申请贷款的小微业主。如果小微业主更加注重自身金融知识的积累,通过学历教育或经济、金融类课程培训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此外,政府也要加大对小微及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从社会贡献方面,包括贷款资金所带来的净利润和所支持的雇佣人数,小微企业都产生了更好的社会效益。截至2012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余额是5.67万亿元,每亿元贷款所带来的净利润是0.18亿元,所支持的就业为231人;小微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余额为11.58万亿元(根据央行《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每亿元贷款带来的净利润高达0.43亿元,所支持的就业为1822人,分别是上市公司的2.4倍和7.9倍。可见,银行信贷资金虽然流向了经营规模更大的上市公司,但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贡献方面,小微企业更胜一筹,值得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当务之急是建立小微企业征信系统
上证报记者: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三块:自有资金、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根据调研,小微企业的民间借贷状况是怎样的?
甘犁:做小微企业调研,民间借贷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发现,46.2%的小微企业拿到了银行贷款,而剩下的基本靠民间借贷。从金额来看,民间借款占小微企业负债总额的45.7%,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借贷总量是从民间拿到的。在有民间借款的小微企业中,有四分之三从亲属那里借款,包括兄弟姐妹33.3%,其他亲属29.9%,父母10.6%,子女1.2%。
有负债的小微企业中,有62.9%的小微企业仅从民间借款,有14.1%同时从银行和民间借款。也就是说,近八成的负债小微企业有民间借贷,覆盖面非常广泛,要远远超过正规借贷。
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发现,民间渠道对银行渠道起着“小额替代、大额补充”的作用。借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时,近八成的小微企业会选择从民间借贷或者说从亲戚朋友处借款,而到100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时,超过四分之三的小微企业则选择去银行申请贷款。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76.1%的民间借款是无息,通常只集中在小额借款,完全靠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小微企业无息民间借款的平均额度为7.4万元,其中有51.5%都在5万元以下。但是一旦有息,就是高息,平均利率是18.1%,几乎是银行贷款利率9.6%的2倍。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民间借贷有75%是口头缔约,98.7%为无抵押,81.5%无约定期,93.6%为无担保。虽然是很多借贷关系是无契约、无利息,但我们发现有小微企业的家庭的转移支出(主要包括节假日支出和红白喜事支出)为5844元,比其他家庭高出一半多。可见,小微企业家庭的人情支出并不低,尤其是从民间借款的小微企业家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人情费”去维持人际关系。
上证报记者:到2013年底,我国M2余额已突破110万亿。在社会融资总量并不缺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更多的是结构性的问题。CHFS数据显示,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为9.6%,较基准利率有明显上浮。民间借贷只要是有息借贷,也基本是高息。您认为如何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甘犁:为什么社会融资总量不缺,但小微企业仍然不容易贷到款?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风险往往更大,再加上银行也没有有效的途径识别风险,自然会实施信贷配给,抬高利率水平。
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小额信贷需求(5万以下),是靠民间来满足,而且是无息的。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高主要体现在有息部分。要降低这部分融资成本,只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真正降低利率。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最好是由第三方平台来建立。
在目前信用评估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它们深耕地方,具有信息优势。目前的问题是小贷公司的资金成本太高。我认为,应该鼓励小额信贷资金部分流入有信息优势的专业化的小额信贷公司。
另外,信用卡可以作为小微企业小额短期融资的有效补充渠道。凭借无抵押、流程短的优势,信用卡透支可满足小微企业“小、频、快”的信贷需求。多申请几张信用卡,额度也会比较高,而且有免息期。2013年CHFS数据显示,有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家庭持有信用卡比例、信用卡张数和授信额度均高于其他家庭。尽管如此,也只有不到14%的家庭持有信用卡,负债规模在10万元以下小微家庭,其拥有信用卡比例仅有6%左右。在美国,2008年利用信用卡融资的小型企业比例为44%(来自全美小商业协会(NSBA)统计)。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