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香港家族银行没落
  • 私募的阳光生活
  •  
    2014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香港家族银行没落
    私募的阳光生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的阳光生活
    2014-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剑鸣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剑鸣

      

      2014年3月17日,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拉开了私募阳光化的序幕,私募基金从此开始变身正规军,与基金券商等机构站上了同一起跑线。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已有3000多家私募实施备案,管理基金接近2000只,管理规模接近2万亿。

      从无序到有序,从潜行到阳光,私募享受着转正之后的红利。

      ——摆脱信托通道,成本直线下降。

      “与以前绕道信托时相比,每只产品至少每年节省50万元成本,公司还有3只产品正在筹备中。”上海宝银创赢董事长崔军欣喜地说。宝银创赢是首批拿到“私募管理人证书”的私募之一,在短短三个月中,该公司已经自主发行了3只产品。

      摆脱了信托的通道依赖,不仅意味着成本下降,私募更由于独立身份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得到的服务成倍提高。崔军说,新的身份增加了他们与券商银行等的谈判砝码。

      ——自主发行,打开创新空间。

      “相比成本下降,私募更看重的是自主发行所带来的金融衍生品创新空间打开。”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说。

      “以往凡是动用期货的,凡是增加杠杆的,在信托等合作伙伴风控部门的眼中都是高风险的,即使获批也会费尽周折。”一位专注于债市投资的私募人士说。而崔军的两只可转债杠杆基金发行设立仅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发行效率相比信托通道无疑得到大幅提高。

      登记备案制下,私募打通了传统投资与衍生品之间的通道,股票、债券、期货均可以在此玩转,动用杠杆也不再是洪水猛兽。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中,已经出现了多只商品期货类产品,如“白石资产-光大银行-融程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德泽财富宝城系列之步步为营1号”等。

      在享受阳光化带来的红利同时,私募业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烦恼。

      ——由投顾转身为资产管理人不易。

      “在权利增大的同时,责任也在加大,以前的身份就是投资顾问,私募基金的申购、赎回、估值等事项均由信托来承担,私募做好投资就可以了,但现在私募的法律身份是资产管理人,这种身份转变意味着不仅需要做好投资,而且要对基金负起全部责任。新的基金法也规定,不因私募将投资之外的事情外包第三方就免除私募的责任。”正在自主发行第一只新产品的私募老卢感叹道,现在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必须对每一笔申购、赎回,每一次估值核算进行复核,不因外包第三方而责任减轻,法律身份完全不同,压力有点大。

      ——对资金募集渠道等约束出现不适。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于7月中旬发布,对私募的资金募集渠道和合格投资者均作了明确。一些私募感叹,未来产品募集难度可能有所增大。

      “过去十年,私募主要都是用报告会的形式来募集资金,市场火爆时,一场报告会就可以募集几亿元的规模。过去用了十年的方式,好像也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现在一下突然被禁止了,我真的找不出其他替代的销售方式。”华南一私募投资总监说。详见封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