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新闻·市场
  • 6:新闻·财富管理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宏观调控政策将知难而进
  • 多极博弈下的中国经济走向
  •  
    2014年8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上证观察家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上证观察家
    宏观调控政策将知难而进
    多极博弈下的中国经济走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调控政策将知难而进
    2014-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卢 锋

      ■综观最高层最近召开的三次宏观经济会议,所传递的整体信息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有望在两重意义上知难而进:一是下一步将更加注重采用定向调控措施,努力实现稳增长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棚户区改造、铁路、水利等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定向投资为此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倚重定向措施的宏观调控操作难以满足维持大体中性货币环境的要求,降低存准率或存贷比等总量工具可能会适时推出;二是尊重经济规律作用,直面经济下行压力,淡化政策刺激预期,意在利用调整期倒逼压力,因势利导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

      

      ■宏观调控政策的最新定调,向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传递了重要信号。政府再度重手刺激经济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固守过去“政策是跌出来的”的救市预期风险很大。正确方针应是把握市场和经济大势,果断决策与主动调整,并在全新市场环境中谋求发展新机遇。

      按照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常规流程,最高决策层——中共中央政治局通常在每年的7月下旬召开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据报道,习近平总书记7月29日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会上所传递的信息对理解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走势无疑具有权威意义。

      不同寻常的是,上月习近平总书记还另外两次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一次是7月29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另一次是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展开讨论交流。征诸公开报道,中国最高领导人一个月内三次主持会议研讨宏观经济形势实属罕见。

      

      经济调整深化期面临新情况

      一个基本背景是,在改革推进与调整深化的形势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在取得预期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矛盾与新困难,并引发不同意见探讨交流。中国决策层可能认为,目前尤其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动态评估、谋划对策、凝聚共识,引领市场主体主动调整,保证国民经济稳中有进与整体改革调整有序推进。

      应该看到,处于调整深化期的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多方面的新情况。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与产能过剩压力。虽然政府多方实施稳增长政策,中国国内经济增速仍连续九个季度在7.5%上下较低位水平。早先过度扩张行业消化过剩产能调减增速,前期特别繁荣的资源性省区城市面临年均高增长掉头向下的断崖式回落的考验。

      二是部分行业和地区面临资产负债表存量调整张力。早先货币扩张和负利率环境助推负债和杠杆率超常增长,调整阶段所有齿轮反向转动派生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虽然中国近年货币增速维持在13%上下,广义融资增速更高一些,相对7.5%经济增长并不算紧,然而在减杠杆过程中房地产业销量收缩和价格走低,一些地方和机构面临偿债困难。

      三是改革调整深化带来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角力。简政放权使行政部门干预经济的空间逐步收窄,金融与国企等改革使原先垄断部门寻租模式受到挑战。动真格改革触动既得利益奶酪,自然会伴随利益之间的角力博弈。

      流量与存量调整叠加,短期与长期因素交织,塑造了中国现阶段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并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呈现两种视角观点探讨的格局。

      一种观点强调经济调整的必要性,认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特点,与潜在经济增速趋势性回落、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等过程相联系,是宏观失衡调整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可以并应当积极稳增长以力争使经济平顺过渡。同时,不应也无法回避早先遗留的失衡问题,应继续坚持调整取向,借助市场出清机制,调节失衡,重建市场财经纪律并硬化预算约束预期,为再造新一轮自主景气增长与推进全面深改创造条件。

      另一种观点强调经济增速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已出现连续两年多下行趋势,经济增长处于准通缩状态或面临严重通缩风险,因而宏观调控政策亟待朝宽松和刺激方向调整。这类观点有的呼吁把目前稳增长政策推向刺激方向,有的主张应加大刺激力度即从所谓“微刺激”向“中刺激”甚至“强刺激”方向转变,有的建议把稳健货币政策方针改为“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政策有望知难而进

      中国最高层最近分析经济形势与部署工作,同时也对上述问题做出某种回应。一是在发展观层面凝聚共识,重申保持一定水平经济增速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发展必须符合“三个遵循”准则。政治局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二是阐述下一步工作思路与着力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三是研判潜在新困难与应对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综观最高层最近召开的三次宏观经济会议,所传递的整体信息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有望在两重意义上知难而进。第一层含义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下一步将更加注重采用定向调控措施,努力实现稳增长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棚户区改造、铁路、水利等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定向投资为此将发挥重要作用。不过,货币政策通过定向再贷款助力稳增长,客观上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或许不会无节制扩大。如果形势发展显示倚重定向措施的宏观调控操作难以满足维持大体中性货币环境的要求,降低存准率或存贷比等总量工具仍可能会适时推出。

      知难而进的另一层含义,是尊重经济规律作用,直面经济下行压力,淡化政策刺激预期,意在利用调整期倒逼压力,因势利导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用“边际变化”一词提示“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可探讨问题在于,万一下行压力导致GDP增速越过预设下限,政府是否注定重手刺激?习近平总书记没有这样提出问题,而是接着要求各方面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强调把转方式、调结构置于更为突出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社会生产力。这里一点也没有动辄刺激的消息,也读不出“官方接受刺激方针”的意思。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最新定调,向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传递了重要信号。政府再度重手刺激经济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固守过去“政策是跌出来的”的救市预期风险很大。正确方针应是把握市场和经济大势,果断决策与主动调整,并在全新市场环境中谋求发展新机遇。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