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两年间从0飙至2000亿 监管急查险资信托投资
  • 从博鳌论坛看地产大佬这一年
  • 多融资 少购地 房企高喊“现金为王”
  • 粤版国资改革倒计时
  •  
    2014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两年间从0飙至2000亿 监管急查险资信托投资
    从博鳌论坛看地产大佬这一年
    多融资 少购地 房企高喊“现金为王”
    粤版国资改革倒计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融资 少购地 房企高喊“现金为王”
    2014-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楠 ○编辑 阮奇

      

      尽管各地限购限贷双放松的暖风频吹,但不同以往的是,开发商普遍对楼市下半年走势并没有过于乐观的预计。“多融资,少购地”成为房企一致心态。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房企海外融资金额4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占去年全年海外融资金额的77%。

      与此同时,截至7月底,标杆房企购地总金额仅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成。开源节流的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年以来低迷的市场成交给开发商资金链带来了很大压力,现金为王成为房企现阶段生存的不二法门。

      根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房企海外融资金额达424亿美元,折合约26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8%,占去年全年海外融资金额的77%。其中,十家标杆房企前7个月公开渠道统计到的各类融资金额共计1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55亿元,其中海外融资为103亿美元,占融资总额的比例高达7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份,力高地产和当代置业两家房企海外融资成本都超过了13%。

      “随着海外宽松环境日渐褪去,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风险日渐累积,房企海外融资难度也将加大。”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从融资成本来看,房企分化非常严重,大型龙头房企以及央企的融资成本依然很低,例如远洋地产7月发行的两笔5年期担保票据利率分别为4.64%和6%,而一些规模较小民营房企则要付出高昂的资金成本,这一巨大差异也成为决定房企未来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

      除了加大融资力度,房企还纷纷缩减开支减少购地以应对市场风险。中原地产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十家标杆房企今年以来的权益购地总金额为1322.27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全年购地金额的4成。7月当月,十家标杆房企权益购地金额仅为80.52亿元,创下年内新低。

      相较缩减购地支出的“节流”,加大销售力度回笼资金还是房企应对风险的主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标杆房企纷纷增加推盘量,7月十家标杆房企推盘速度加快,新增供应51531套,是2013年以来的第二高位,环比上月大增40.4%。

      “今年以来,低迷的市场成交给开发商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房企纷纷加快融资步伐,缩减拿地开支,加快推盘以缓解资金压力。”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海清说,当下虽然各地纷纷取消限购,但信贷依然偏紧、各地库存高压尚未解除,对房企而言,借政策之利好,低价入市、加大出货、尽快回笼现金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