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三次踏准行情 证券信托今年很牛
  • 期债继续清淡
  • 公私募基金继续看多 二线蓝筹有望接力上涨
  • 申万宏源合并下周表决 融资资金继续追捧券商标的
  • 大商所夜盘
    首月运行稳健
  • 资金获利回吐
    沪指失守2200点
  • 券商:主题投资或展开中长期行情
  •  
    2014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三次踏准行情 证券信托今年很牛
    期债继续清淡
    公私募基金继续看多 二线蓝筹有望接力上涨
    申万宏源合并下周表决 融资资金继续追捧券商标的
    大商所夜盘
    首月运行稳健
    资金获利回吐
    沪指失守2200点
    券商:主题投资或展开中长期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次踏准行情 证券信托今年很牛
    2014-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裴文斐 ○编辑 张亦文

      

      尽管2014年上证指数跌宕起伏,但国内信托公司几乎每次都能精确踩准反弹时点,布局发行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

      据用益信托网统计,今年1-8月,国内信托公司共成立证券投资类产品948款,总规模397.60亿元,占信托总规模8.97%。先后在2月底、6月中旬和7月中旬大规模集中成立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

      从三次集中成立时间来看,信托公司比较偏爱选择上一波行情刚刚结束,进入后市调整的时间段。2月20日,上证指数上摸2177.98点后开始回落,经历了3月初的小幅攀升后一路下滑,3月12日跌破2000点,最终报收1997.89,创下一季度最低点。

      而就在2月23日至3月16日三周内,信托公司开始集中发行证券投资类产品,连续三周的成立规模分别为20.26亿元、12.76亿元、15.53亿元,是平时单周规模的两倍有余。中信、华润、平安、外贸、华宝、五矿信托等都有成立相关产品。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信信托·阳光投资基金1号系列,苏州信托发行的苏信理财·恒信B1332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期),公开数据显示,两者实际成立规模分别为3.95亿元、1.39亿元。

      巧合的是,3月17日上证指数即开启上升通道,至4月中旬一度触及2146.67点。

      5月初,上证指数告别一波行情后进入调整期,之后2个月上证指数一直在2030点-2070点区间徘徊,市场陷入迷茫看不清方向。而时至6月中旬,信托公司似乎嗅到了行情,开始集中发力成立证券投资类信托,6月8日-6月15日单周成立48款证券投资类信托,是平时的两倍有余,总规模达到18.36亿元,四川、中融信托产品成立频繁,其中四川信托·宏赢十九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规模3亿元。

      6月18日上证指数迎来一小波上扬后,再次陷入沉寂。7月中旬信托公司再次出手,四川、云南、五矿、中融信托等集中成立证券投资类信托,共计33款,总规模18.67亿元,其中五矿信托西南鸿晟(第一期)、四川信托的宏赢二十号、二十二号均募集资金3亿元。

      一周后,上证指数便迎来2014开年来的最好行情,一度上升至2226.84点,创下年内新高,目前还未见明显颓势。

      不过,有信托人士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阳光私募产品信托公司只承担一个平台作用,帮助募集资金,至于项目设立、行情预判以及投资标的管理一般由投资顾问完成。“只有少部分融资类的信托需要信托公司参与投资标的管理。”

      今年1-8月,国内信托公司共成立证券投资类产品总规模397.60亿元,明显少于去年同期466.17亿元。上述信托人士坦言,今年受行情影响,证券投资类信托的成立规模确实比较少,不过随着信托公司阳光私募开户限制取消,如果再有单边行情的预期,证券投资类信托还将继续大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