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大连控股选择可换股债权
    “对赌”收购景良教育
  • 搭车中石化“混改”
    西藏发展打起卖水的主意
  • 民生人寿上市可期 中色股份缘何“割爱”
  • 安信证券拟注入中纺投资
    可望实现各方利益多赢
  • 借款纠纷难了 ST景谷复产面临尴尬
  • 股东借势套现
    大宗交易平台屡现亿元减持
  •  
    2014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大连控股选择可换股债权
    “对赌”收购景良教育
    搭车中石化“混改”
    西藏发展打起卖水的主意
    民生人寿上市可期 中色股份缘何“割爱”
    安信证券拟注入中纺投资
    可望实现各方利益多赢
    借款纠纷难了 ST景谷复产面临尴尬
    股东借势套现
    大宗交易平台屡现亿元减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款纠纷难了 ST景谷复产面临尴尬
    2014-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邱江

      

      ST景谷的营收“主力”——林化车间之诉讼一审完结,困扰公司复产已久的这一“麻烦”终于将近尾声。不过,公司与银行的借款诉讼进展却不妙,公司3300余万元已被冻结的存款遭司法划转,而且后期还有金额高达亿元以上的诉讼等候判决,这让资金本就紧张的公司雪上加霜。

      林化车间诉讼临近收尾

      上月中旬,ST景谷宣布,与公司二车间的合作经营方昆明超冠的合作纠纷达成调解。上述司法诉讼的完成,占公司营收20%的中纤板车间复产的法律障碍已扫除。不过,占公司50%营收的林化车间尚未释放复产信号。该车间的情况与二车间类似,都因为产品产销价格倒挂,2011年产生巨额亏损,由此合作方有终止合作的意愿,且合作期间的经营情况都未曾结算,因此公司被合作经营方长盛宏瑞商贸有限公司送上被告席。

      昨日,ST景谷宣布了上述官司一审完毕。相对于二车间诉讼的和解,公司对林化车间的诉讼结果并不满意。法院裁定,解除宏瑞公司与ST景谷于签订的《林化产品生产经营合作协议》;上市公司需向合作方退款部分款项用于补充联营亏损,同时偿还违约金即联营亏损,而宏瑞方面需支付拖欠的相关费用,相互折抵后,上市公司还需向宏瑞公司支付823.6万元。尽管判决结果已下,但对资金紧张的ST景谷而言,掏出逾800万显然十分“肉痛”,因此公司表示对上述判决不服,已于8月5 日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尽管上诉还需要一定时间,但占公司营收最大头的林化车间诉讼其实已临近尾声。理论上,上述两大车间诉讼相继取得进展,无疑将有利于公司复产前景。

      借款纠纷屡遭银行追讨

      但是,令ST景谷头疼的是,其同时还存在与多家银行之间的借款纠纷。

      今年5月,ST景谷连续发布公告,披露多起同银行的借款纠纷。其中包括公司2011年同建行景谷支行签署的2750万元借款合同,截至今年3月21日对应的本息合计3385万元。而在披露这一诉讼的同时,公司的3385万元银行存款已遭司法冻结。此后,公司又披露,农行景谷支行亦因两起借款案件起诉公司,分别要求公司偿还的本息合计对应为3563万元和8722万元。

      根据公司8月6日的公告,公司同建行景谷支行的诉讼已生效,7月28日该支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7月31日,公司兴业银行昆明分行营业部账户中,被冻结的3385万元已被法院划转。令人担忧的还有金额更大的与农行之间的诉讼。3300多万元存款被划转,对公司而言尚能应付,但面对后续诉讼金额逾亿元,ST景谷又该如何偿还?一季报显示,期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仅246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在与农行的借款合同中,用于抵押的资产包括公司景谷县碧安乡20.55万亩林木林地、位于景谷钟益公路那腊小组4048.8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及机器设备。

      问题随之而来:如果在车间诉讼纠纷解决后,公司现金流都用于还债,甚至不排除林木资源等核心资源变卖的可能,那么,公司又拿什么维持日常经营?在两大股东“握手言和”之后,面对此情此景,将给予公司怎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