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很多,有金融和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有金融机构自身管理上的问题,也有监管政策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治理和调控“融资贵”问题时,应全盘规划、多管齐下,方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曾刚
有关当前“融资贵”的成因,观点颇多,争论也很激烈。不过,坊间流行的诸多意见,大多基于某个特定的角度,虽各有道理,但难免失之偏颇。在我们看来,“融资贵、融资难”是特定背景下,各种经济、金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方能把握问题的全貌。在这里,我们试图从利率定价入手,通过对其主要构成的分解,来探讨影响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
利率定价构成与影响因素
在市场化环境中,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大致包括这样几个内容,即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以及金融中介的利润,等等。此外,随着金融监管日趋强化,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也日渐显著,因此,我们把监管成本也纳入考察范围之内。
资金成本主要受利率市场化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显著加快,除政策层面的推动外,市场创新的不断发展,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脱媒”压力。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工具,在分流储蓄存款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负债的稳定性。此外,宏观政策层面的变化对资金成本也有一定影响。过去一段时间里,外汇占款增速明显下降,无形中改变了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而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调控趋紧也强化了资金的紧张程度。所有这些,都导致了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持续上升。
银行的营运成本取决于经营效率,若用成本收入比等指标衡量,中国银行业的效率在过去几年中稳步提高,按说不会对融资成本造成不利影响。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对于不同的客户,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会有所差异。相比而言,小微企业信贷的运营成本明显更高,主要因为在目前征信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信息收集以及相关的管理成本都要更高一些。
风险成本方面,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常态,中国亦不例外。在此过程中,部分行业、地区的信用风险明显加大,银行不良率持续小幅上升,尽管仍在可控范围,但趋势不容乐观。覆盖风险是利率定价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信用风险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上调利率也是金融机构自我保护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从监管成本看,过去几十年中,金融监管强化一直是国际范围的趋势,次贷危机以来,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承认的是,从控制银行体系乃至宏观层面的风险而言,强化监管有其必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多监管要求不断趋严、相互叠加,也是抬高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
降低融资成本的对策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来看,利率定价中的几个核心部分,对融资成本上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之相对应,要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资金成本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可逆,不能寄希望通过压制利率市场化来维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诉诸政策调控来压低资金成本,一是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将金融市场利率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二是为需要支持的行业或领域,提供专项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营运成本方面,贷款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微企业信贷的营运成本。具体而言,是通过更多地采用基于交易型贷款技术,即利用企业的各种专有信息进行风险分析,来降低银行信贷(尤其是小微企业信贷)的营运成本。不过,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信息仍然是非标准化且零散的,交易型技术的适用范围仍然有限,银行需要借助多元化、成本低廉的信息来源。就这个意义上,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大数据,是降低小微企业信息获取成本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银行加强与互联网商务企业的合作,或参与建设符合客户需求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可以考虑的创新方向。
风险成本方面,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来降低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一是建立多元化的风险分担体系,通过政府性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介入来分散风险,降低风险成本;二是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降低其税收以及其他运营成本,等等。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覆盖面更广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等等。
中介利润方面,强化监管,规范融资行为,对不合理的融资方式及收费行为,应取缔和限制,尽可能缩短融资链条。而对银行而言,需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大势,降低对规模、利润扩张的追求,在考核层面,不宜继续过度强调利润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从长远看,稳定、具有黏性的客户关系是银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关键。在客户利益和自身的短期收益之间进行适当的平衡,也符合银行的长期利益。
监管成本方面,适度优化现有的监管体系。目前,不同部门出台的诸多监管措施,存在较严重的重复监管问题。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存贷比、资本充足率以及新增贷款规模控制等,各自都对银行的信贷有影响。如此多的、影响相近的监管要求相互叠加,必然会抬高信贷的成本,而且还容易诱发监管套利,扭曲正常的融资行为。对此,应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适度简化、优化现有的监管体系。
此外,针对需要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监管上可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以降低相应的监管成本。过去几个月中,定向降准和存贷比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监管部门的这一思路。未来,还应适时放松新增贷款规模控制(及合意贷款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多管齐下才能治理融资贵问题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到,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很多,不仅有金融方面的原因,也有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不仅有金融机构自身管理上的问题,也有监管政策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治理和调控“融资贵”问题时,也应全盘规划、多管齐下,方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多项缓解融资成本高的举措,大体也都沿着上述几个方面展开。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预计会产生应有的效果。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在次贷危机之后,实体经济经历重大调整的时期,情况尤其如此,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所以,也不宜过度渲染“融资贵”现象。
在利率定价的构成中,因市场或监管缺陷所引发的融资成本上升,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化解;而因风险加大和资金成本提高而导致的融资成本上升,是利率顺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是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路径,不能轻易加以否定。就这个层面上,我们仍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过度的政策介入,强行压低利率,或可能造成新的、更大的扭曲。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