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商业精神是国家强盛的骨髓
  • 哈贝马斯眼中的当代社会病症
  • 财富敛散之道:达观背后的无奈
  • 一位母亲面对丧子之痛的超凡定力
  •  
    2014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商业精神是国家强盛的骨髓
    哈贝马斯眼中的当代社会病症
    财富敛散之道:达观背后的无奈
    一位母亲面对丧子之痛的超凡定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富敛散之道:达观背后的无奈
    2014-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胡飞雪

      在宗法专制皇权主导下的古代中国社会,获取、拥有、占用巨额财富资产钱财的家族当家人,之所以缺少对家族未来的长线安排考虑,原因恐怕不在于思想、观念、认识和意愿,而在于所面对的硬性的现实环境和客观条件。

      商圣范蠡,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深谙财富金钱敛散之道,拥有大智慧,然其子却无乃父之风,只有些许小聪明。范家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当地衙门羁押拘拿。全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机制,范蠡命三儿子车载黄金千镒往楚救人。大儿子对此安排甚为不悦,说应由他这个长子“家督”前去,还以自杀相逼。范蠡无奈,只好勉强派遣大儿子往楚。范蠡认真写了一封信交与长子,千叮咛万嘱咐:到了楚国,直奔庄生府上,把金与信一并奉上,一切听凭我这个老朋友安排操作。但范大公子自有主张,他又暗中多带了不少金子,星夜兼程赶到楚国,直奔庄府。庄生看过老友范蠡书信,云:请大公子速回。你弟出去后,你也勿问所以然。切切!可范大公子并未离开楚国,他带着金子在楚国四处游说。庄生居穷巷,以廉直闻名,深得楚王及国人敬重。一日庄生入见楚王,言:天上某星宿,将降祸害于楚国。楚王忙问消灾弭祸之计。庄生早已胸有成竹,答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于是楚王宣布大赦天下。范大公子闻楚国大赦,弟固当出,直奔庄府。庄生知其意为索讨其金,不悦:你自己入室去取回你的金子吧!范大公子暗自高兴,持金而去。庄生平素敬重朱公,本无意受其金,现在被范家大公子误解,甚是恼怒,于是又去觐见楚王,言:国中大街上百姓都在说陶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人多持金赂王左右大臣,故说陛下不是怜恤楚国百姓而大赦,而是为了朱公子。楚王大怒,依庄生之计先杀朱公子,再大赦天下。范大公子车载二弟尸体回到家中,全家人哭声一片。范蠡说:我早知老大会害死他的弟弟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他是有所不能忍。他小时候跟我一同创业,深知事难做、钱难赚,所以珍惜钱财。小儿子生下来就掉进蜜罐,乘坚驱良逐狡兔,抛洒千金如粪土,他不知道钱财是怎么赚来的,故而可轻率弃之而毫不吝惜。我之所以要派小儿子去楚国救人,而不要大儿子去,道理就在于此。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这段范蠡的故事,对后世影响很深远。它让后人明白:挣钱固然需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需要拥有大智慧,而花钱用钱也需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需要拥有大智慧。如果仅有些小聪明,不仅挣钱难,而且花钱用钱也很有可能达不到合意的目的。

      东汉时人疏广、疏受是叔侄,疏广通经术,以博士进身,疏受博学,以贤良应选,成为太子之师。任职五年后,两人托病提出辞呈。宣帝下诏准奏,并赐黄金五百斤,太子也赠金五十斤。疏广荣归故里,日日遍邀同族近邻,夜夜共饮同欢。一年过后,儿子眼见黄金即将用尽,暗自着急,就找到同族老叔,希望劝阻父亲这种奢糜铺张做派。老叔觉得有理,就婉言相劝,要疏广替子孙后代着想,购些地置些产,投资于未来。疏广云:我哪里是昏老不念子孙,只是我家本有薄产,让子孙同百姓一样勤力耕作,便足以自存。现在如果还要添置产业,必定有盈余,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子孙若贤能,财多会损其志;如果子孙不贤,财多会骄奢淫逸,自招危险。并且富贵者,多会遭众人之怨。既然无以教化子孙,又何必增加他们的过错呢?

      纵观历史,如疏广者代不乏其人。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愚以为,在小农经济、宗法专制皇权主导下的古代中国社会里,获取、拥有、占用巨额财富资产钱财的家族当家人或所谓超高净值人士,之所以显得对子孙后代刻薄寡恩,缺少对家族未来的长线安排考虑,原因之原因恐怕不在于思想、观念、认识和意愿,而是在于疏广们所面对的硬性的现实环境和客观条件。换言之,不是愿不愿、该不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可行不可行的问题。

      在有(刑)法无治(指和谐公正的秩序)的古代中国社会,农业和商业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弱势状态,只有政治权力始终处于强势,这就决定了那些人或家族能获取、拥有、享用巨额财富资产钱财,都是与政治权力结盟、联手、合作的结果。而政治权力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这又决定了富豪们的巨额财富资产钱财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富豪们自然没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为子孙做出长线谋划。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对匈奴用兵筹集军费,鼓动民众“告缗”,检举揭发富人,凡告发者可从官府查抄没收的富人家产中分得一半,这招很厉害,致使当时中产以上家庭大部分破产。盛唐时最富有者当推杨贵妃娘家一族五家,然一旦渔阳鼙鼓动地来,杨家很快破败衰落。两宋经济皆曾盛极一时,可外敌一来,富家只有落荒而逃。朱元璋取得全国胜利后,更把打压富豪当成重点工作来抓。清承明制,康熙朝首富是江南曹家,端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而雍正一上台,曹家即被查抄整肃,害得曹雪芹穷困潦倒,喝顿小酒也要赊账。

      天下风云变幻难测,起高楼,宴宾客,楼崩盘,如电影蒙太奇迅速切换,对此无常之世事、剧变之形势,常被当权者当成猜忌、防范、限制、打压、抑敛、利用、盘剥的对象的富豪们,除了以“今朝有酒今朝醉”来自嘲,以“子孙自有子孙福”来自慰外,还能有什么可能其选择呢?

      (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