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银行引资上市之路可谓坎坷。三年前,19.9%股权挂牌获得加拿大丰业银行高调摘牌;三年后,因上述股权遭丰业银行弃购,广州银行不得不二度挂牌;董事长姚建军表示,未来广州银行将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部署,走跨区、引资、上市“三步走”的发展道路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广州银行10.5亿股(占总股本的12.65%)于8月20日起挂牌转让,挂牌价为40亿元,转让方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控),目前持有广州银行63.99%股权,为绝对控股股东。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广州市委、市政府已在日前召开招商会,为广州银行引资做准备。
重走引资路
事实上,早在2011年8月,广州金控就曾挂牌转让广州银行19.9%股权,意在挑选一位优秀的战略投资者助力广州银行“引资、上市”。一个月后,加拿大丰业银行通过对广州银行尽职调查,以46.67亿元的价格高调摘牌。然而,时隔三年,丰业银行却于近期在官网透露:“因情况发生变化,收回2011年9月发出的收购要约。”广州银行的引资之路就此折返。
据了解,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是在原来的46家广州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身为广州城市合作银行。2009年,广州市政府帮助其剥离不良资产,获准更名为目前的“广州银行”。近年来,广州银行各项业务发展速度远高于广州地区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3年底,资产总额3047亿元,所有者权益150亿元;资本充足率12.26%,核心资本充足率11.51%,不良贷款率0.03%,不良资产率0.01%,拨备覆盖率超过300%,是国内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之一。公司2012年、2013年实现营收49.6亿元、56.6亿元,净利润27.1亿元、31.7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17.3亿元,经营管理绩效不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对受让方的资格限制没有了上次的“高标准、严要求”。区别于前次面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要求已上市及严格的市值、股份锁定要求,本次挂牌信息显示,意向受让方锁定为境内内资企业法人,无论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均需要符合“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其中,非金融机构要求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30%,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等条件。
上市路漫长
尽管近年来经营业绩喜人,受让方资格也不再严苛,但阻拦在广州银行上市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则是高度集中的国有股权。
股权结构显示,广州银行的前三大股东中,广州金控、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永经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广州银行63.99%、26.16%和1.89%的股权。这三家公司均为广州市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股份制银行要成功上市,政府单一股权原则上不得高于30%。这就要求广州银行在上市之前需要将政府持股稀释到最多30%,同时引进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才能符合相关要求。
广州银行此前透露,股权结构的目标是形成广州市政府相对控股、一至两家战略投资者和众多财务投资者共同组成均衡的股权结构。随着丰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计划的落败,此次挂牌广州金控也有意向战略、财务两方投资者抛出“橄榄枝”。
另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公司法》规定,意欲上市的公司在申报IPO时,必须将股东控制在200人以下,而广州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其股东总数仍在12196户。公司负责人近期接受采访表示:“股东人数并没有大的改变。”如此看来,在上市前,广州银行在股权结构方面应该要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