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一个月前,央行在实施一项期限为14天的正回购时,将利率较前次同品种下调了10个基点。日前,央行又明确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下调利率1个百分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央行连续推出这样的举措,其通过定向降息的方式来引导市场利率回落的意图表现得十分清晰。
客观而言,这些举措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不大的,由此所导致的企业减负幅度十分有限。不过,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对股市而言则有着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欧美股市普遍向好,在经济复苏趋势并不强势、经济增长速度并不高的背景下,股市行情却连连大涨。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美联储、欧洲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都很低。截至本月,美联储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近乎零水平上已长达67个月,欧洲央行更从今年6月起下调隔夜存款利率至—0.10%,开启了负利率时代。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形势恶化后,本月又决定继续维持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资金自然会选择进入有着相对较高收益的股市。反过来说,股市也因为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低,因此也就无需向投资者提供太高的风险补偿,这就催生了欧美股市较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那些受益于经济复苏行业的品种,走势十分强劲。
反观我国,尽管前几年也下调过利率,但总体上现行利率水平与欧美诸国相比还是处于相对高位,特别是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以及他们的操作,客观上使得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处于很高的状态。发生在去年6月的“钱荒”,其结果就是由于无风险利率高企,市场资金大量涌入固定收益类产品,使得作为权益类产品市场的股市严重失血,出现大幅度的下跌。的确,如果投资者在市场上动辄能够购买到年化利率在10%甚至更高,并且事实上并不存在风险的投资产品,他自然不会愿意承担难以预测的高风险来买股票,即便要买,也会要求股市提供更高的风险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沪深股市资金流失,行情低迷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应该说,今年以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市场资金过于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去年以来过高的无风险化收益率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譬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余额宝,从年初到现在,其七天的年化收益率大致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正是这种市场利率的下降,还引发了债券市场在上半年出现了一轮小牛市。不过,这些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市场利率偏高的局面,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政府也不可能采取大规模“放水”的举措来降低利率,因此现在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定向降息等手段来引导利率下行。对此,可能会有一些投资者对此感到不那么满足,毕竟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涉及比较有限,而且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不那么直接。不过,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投资者,对于央行的定向降息行为需要全方位观察。首先这种定向的范围是可以调节的,在需要的情况下会逐步扩大,从而波及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其次,利率走势本身是具有趋势性的,一旦出现拐头,会向着某个方向运行一段时期,而不是马上结束。既然央行已经采取了定向降息的措施以引导利率下行,那么一旦市场认可了这种措施的有效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利率的某种趋势性下行。最后,利率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传导性,其影响会渗透至各个市场。对于股市来说,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更是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资金流向,在提升蓝筹股吸引力以及汇聚更多社会资金入市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而持续的作用。
当然,与央行直接降息相比,定向降息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调控手段,其对股市的影响终究还是间接的。不过,由于它的风向标作用,这种间接的影响将持久地向股市渗透,并且成为助推股市行情上行的一个因素。近一个多月来,沪深两市成交量持续放大,低估值的蓝筹股交易也有所活跃,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与各方投资人对市场利率下行的预期相关。如果央行在这方面继续有所动作,定向降息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就会进一步加大。笔者以为,这可以成为投资者对后市乐观的一个重要理由。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