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石墨烯“西洋镜”:
    投资热产业凉
  • 军工巨头备战科研院所改革
  • 争锋石墨烯产业
    乐通股份领先一步
  • 工信部
    将力促新材料产业发展
  • 首批免征购置税
    新能源车目录出台
  • 华为联手支付宝
    试水指纹支付
  • 科研院所改革:这次真的不一样
  •  
    2014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石墨烯“西洋镜”:
    投资热产业凉
    军工巨头备战科研院所改革
    争锋石墨烯产业
    乐通股份领先一步
    工信部
    将力促新材料产业发展
    首批免征购置税
    新能源车目录出台
    华为联手支付宝
    试水指纹支付
    科研院所改革:这次真的不一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石墨烯“西洋镜”:
    投资热产业凉
    2014-09-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龚维松

      

      石墨烯炙手可热,各路资金竞相涌入。然而,石墨烯行业距离收获的时间到底还要多久,没有谁能回答得清楚。“不知道,行业还处早期阶段,谁好谁坏都不知道。”业内人士这样说。

      

      商业化图谋

      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联盟、欧洲光电基金会、宁波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昨日召开,国内外1000多名人士共同探讨了上游石墨烯制备和下游电池电容、太阳能、光电、触摸屏、聚合物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展。纽约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中国石墨烯技术与国际处同一水平,但商业化步伐更大胆一些。

      石墨烯制备龙头院所包括华侨大学、中科院宁波所、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他们各自的量产化平台是厦门凯纳、宁波墨西、金路股份和重庆墨希。中科院金属所成会明博士透露,金路股份石墨烯项目现在进展到中试阶段,100吨的量产化项目预计明年投产,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领域。

      重庆墨希主攻石墨烯薄膜,项目首席科学家史浩飞透露,薄膜主要运用于触摸屏领域,现在做到了100万片、成品率85%的水平。但是,由于电阻偏高,大规模应用还不划算。

      厦门凯纳与中泰化学合作的是运用于PVC的石墨烯项目,现在处于实验第二阶段,即在测试性能改善情况。厦门凯纳是国内第一家将石墨烯制备规模化企业,已经送了许多样品给下游企业试用。

      宁波墨西是全球石墨烯产量最大企业,即设计300吨的年产量,但实际产量不可知。

      一位石墨烯制备界人士称,石墨烯下游应用市场还没有起来,制备产能再大也没有意义,因为产量做不上去没法商业化赚钱。“整个行业只有一两家设备厂赚钱。”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称。

      

      投资热潮涌

      就如碳烯新材总裁范定侒所言,石墨烯尚处技术概念期,还没到产品导入期和市场扩张期,什么时候盈利不知道。

      然而,这并不妨碍资金的热情。

      各地已经掀起了政府扶持热。宁波、常州、无锡、青岛纷纷设立石墨烯产业园区,或制定扶持规划。如宁波2013年起就启动了相关的重大科技专项,设立3年共9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中国宝安、合力股份、新华锦等公司与政府石墨烯园区均有合作关系。

      江南集团是国内率先看到石墨烯前景的企业。2013年左右,他们分别投资了宁波墨西和重庆墨希,从而在石墨烯锂电池、薄膜等领域占得先机。业内人士透露,宁波墨西计划单独上市。

      碳烯新材2013年战略转型烯碳新材料。据介绍,公司将打造成石墨烯平台。2014年8月7日,烯碳新材与常州市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订了协议。根据协议,将筹建设立“石墨烯暨先进碳产业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这是国内第一只石墨烯产业基金。

      不过,盲目投资早期项目风险不言而喻。20世纪的硅材料成熟花了20年,石墨烯产业化成熟至少还要5到10年,期间若以石墨烯为主营业务,现金和经营压力无疑将是巨大的。资本市场热炒石墨烯概念,背后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