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上市银行私行业务半年报亮相
    股份行步步紧逼五大行
  • 从外汇头寸变化看人民币汇率走势
  • 中国金融当居安思危(上接A1版)
  • 跟随半年报看市
    金奖股基兼顾成长与改革主题
  •  
    2014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上市银行私行业务半年报亮相
    股份行步步紧逼五大行
    从外汇头寸变化看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金融当居安思危(上接A1版)
    跟随半年报看市
    金奖股基兼顾成长与改革主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金融当居安思危(上接A1版)
    2014-09-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金融当居安思危

      (上接A1版)

      美国人要一条道走到黑我们管不了,问题是我们中国金融界,特别是我们决策者要头脑清醒,把握方向,不要被利益集团误导或绑架。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把中国金融导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

      我们今天都喜欢讲“改革红利”,但是要想享用改革红利,首先要把握改革方向,在金融改革领域,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金融“创新”。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当今国际流行的所谓“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提高经济运行成本,损害经济运行效率的病根。金融“创新”从一开始,其动机和结果就是提高金融中介机构的红利,我们期盼“改革红利”,但是怎么改?改出来的是谁的“红利”却一定要清醒!

      

      资本账户开放的策略把握

      人民币国际化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问题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安排、策略选择,特别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时机判断、政策把握、进出方式等等则尤为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国家利益,更与我们的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任志刚先生多年来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直很关注,也十分热心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垫服务。由于其长期浸淫于自由市场的环境之中,又曾遭遇过金融大鳄的狙击,深谙开放市场的脆弱,因此对内地市场的金融开放也不无担心。

      在谈到资本账户开放问题时,他指出,在国际资金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外汇市场的能量是足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金融震荡,甚至是金融系统崩溃。因此,那些正在参与推行全球化的国家,在实行金融改革与自由化举措时,都有考虑建立合适的保护措施,以抵抗货币及金融不稳。事实上,现时国际的讨论已再次提及适当的国际资金流动控制及密切监察的好处,而资本账户的完全自由兑换已不再被视为最理想的模式。另外,捍卫当地金融体系免受外国金融震荡的冲击已成为不少国家的首要任务。

      鉴于此,任先生在衡量过全无约束的自由兑换对货币及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后,他认为中国应争取人民币可兑换而非自由兑换。也就是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界定的所有国际经常账户及资本账户项目的要求,人民币是可兑换的,但要设立申请及审批机制、视乎情况制定适当条件且要求呈交资料以作审查,并行使保留权对于未达到条件要求者不批准其兑换申请,以及对违反相关规定者进行适当的制裁。他表示,此机制似乎十分繁琐,但他认为实行审慎的风险管理十分必要,因为可确保外汇市场上涉及人民币兑换的活动尽可能反映经济基本因素,而不会损害货币及金融稳定性。他进一步指出,依赖在外汇市场的自由兑换以准确地发现本地货币兑外币的价格并不安全可靠:因为超过95%的外汇市场活动反映的是投机性交易,有些甚至是一些狙击性买卖,这些活动往往导致汇率大幅波动,损害货币及金融稳定,并不利于准确的价格发现,帮助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

      很难想象这些话是出自金融自由化程度非常高的香港前金融管理局总裁,被国际誉为杰出中央银行家的任志刚之口!但这正是在高度开放和自由的香港市场遭受金融大鳄攻击有过切肤之痛经验,并深感维护金融稳定极为不易的监管者对我们的肺腑建议,其真知灼见难能可贵!实践出真知!这些痛苦的实践经验正是我们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从业者、监管者和决策者都欠缺的!但愿我们永远没有这种经验,但前提是我们要高度正视别人的宝贵经验,防患于未然!

      因此,我还是希望有关当局在金融改革开放问题上保持清醒、深刻,居安思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辨明方向,小心实施,让金融回归本原,为实体经济服务。坚持简单哲学,不要在金融领域玩创新花样,千万不要在我们手里搞乱了金融,颠覆祖国复兴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