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样本
以前纳米产业上下游的公司之间,即便驻地近在咫尺,也很少交流。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大公司和小企业抬头不见低头见,产业应用成为一种自然的交流过程
⊙记者 朱贤佳 ○编辑 龚维松
做生意讲究圈子,科技创新同样需要圈子。在中国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大批纳米研究所和企业就急于跳进一个圈子。现在,当地政府正有意识地挑选部分企业,作为召集者。
有召集,有平台,这些分散于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纳米研究主体,有望逐渐融合成一个“产业生态圈”。
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身处苏州纳米创业园。这是一家仅有20多人的小微企业。最近,该公司获得了向电信业巨头华为推介碳纳米管触摸屏的机会。如果与华为合作成功,公司将获得跨越式发展。
这就是平台的力量。20人的小微企业有望成为华为的合作伙伴,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大多数创业园内的企业都感慨称:以前纳米产业上下游的公司之间即便驻地尽在咫尺,相互之间也很少交流。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大公司和小企业抬头不见低头见,产业应用成为一种自然的交流过程。
放眼国内,高科技一直陷于难以产业化的困境。从研发来看,中国是纳米技术大国,但产业化水平却称不上大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终身教授杨培东曾说,“在中国许多研究机构的成果都仅仅止于发表期刊论文,中国的科技应用最缺的还是市场化思维。”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理念和机制进行良好引导。
打造宜居的生态圈,南有苏州模式,北有滨海模式。
两大平台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迅速凝聚相关企业落户。苏州纳米城在短短两年里,迅速凝聚了84家企业签约落户;在北方,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了“纳米产业联盟”,汇聚了行业相关企业130多家。
天津滨海新区负责人对于科技产业“产学研用”肢解的痛苦十分了解。在该负责人看来,构筑一体化平台,至少在形式上首先突破交际障碍。
滨海新区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成就是一个“产学研用”的架构,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是发起人,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天津国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等16家成员单位涉及各个环节。
正如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纳米项目主管马库·拉姆萨所言,“这个圈子并不狭窄,它与世界的联系很紧密。”
马库·拉姆萨曾多次参加中国纳米产业发展论坛。他认为,纳米产业生态圈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
如今,这个中国纳米“朋友圈”不仅局限于产品上下游供需关系,更包括了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服务链、人才链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他们间的相互作用将为纳米世界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