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期指缩量反弹
  • 中证指数快速收纳阿里巴巴
  • 两融余额逼近6000亿
  • 沪港通临近 私募分歧加大
  • 别把高位整理当头部
  • 信托公司增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 沪指重回2300点 量能有点跟不上
  • 八新股今扎堆申购 机构首推京天利
  •  
    2014年9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期指缩量反弹
    中证指数快速收纳阿里巴巴
    两融余额逼近6000亿
    沪港通临近 私募分歧加大
    别把高位整理当头部
    信托公司增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沪指重回2300点 量能有点跟不上
    八新股今扎堆申购 机构首推京天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别把高位整理当头部
    2014-09-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大盘连续两周在上半周出现下跌,幅度分别为1.82%和1.70%,虽然下跌走势并没有能够延续,但还是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担忧。这两条阴线拉出来后,“头部论”甚嚣尘上,市场分歧开始加大。

      从上周一到本周二,期间股指的最大波动区间是65点,对于一个指数在2000多点的市场而言,绝不算什么大事。而且这期间,不但市场运行态势基本依旧,而且市场风格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变,大体上延续了前期的格局。如果要从市场外部来说,更是没有看到基本面与政策面发生变化,都在按照原有轨道在运行。这种情况下,何至于因为几十点波动,就完全改变对行情的看法,认为头部来了呢?

      这波行情在7月份启动时,的确有人是基于实体经济回暖的预期而参与的,并且受到沪港通以及海外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蓝筹股以及周期股票也的确有一轮上涨。正是这些股票的上涨,将股指轻松地从2050点一线推升到了2250点一线。但随着行情深入,问题也就接踵而至,首先是实体经济不尽如人意,其次是宏观数据也不支持蓝筹股以及周期股进一步上涨。于是,市场上蓝筹股、周期股式微,题材股迅速补位,它们的活跃,借助了国家政策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及国资改革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一大批具有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题材的股票成为热点。而由此形成的财富效应,不但营造了轰轰烈烈的牛市气氛,也对外围资金也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很明显,这种基于改革以及产业政策调整所形成的上涨行情,与企业基本面没有太大关系,与宏观经济数据的相关度也很低。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基本面运行,但毕竟并非只是对实体经济机械反映。两次单日下跌后,看空的声音占据了上风,认为后市将大幅度下行的判断比比皆是,但实际情况是股市甚至没有能力拉出连续第二条阴线。显然,行情在此只是进行了某种整理,根本不是出现了所谓的头部。

      我们认为,7月份以来的行情,如今只走完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还没有走完,从形态分析,应该还有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的目标应该是站稳2350点后上试2400点,现在正处于摸高过程中的整理。以成交量等各种因素判断,股指实现第二阶段目标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从量价角度来看,行情在这里形成头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要结束整理上行,则可能要到本轮新股发行大体告一段落时。至于第三阶段,现在的确还不好说,因为在题材股行情走完后,应该是蓝筹股、周期股再度表现,但现在还看不出这种迹象。寄望沪港通来带动行情进入第三阶段,至少现在还不现实,比较有可能的是因为人们对更大力度的改革预期升温,导致人气爆发,将大盘再推高一截。不过即便如此,也很难想象年内股指会突破2600点。

      如果以全年视角来分析今年以来的行情,发现行情其实在一个500点左右的大箱体内来回波动,大牛市谈不上,但也绝对不是大熊市。在这箱体内,整理经常会发生,动辄把整理当作头部,实在不必要。另外,这种箱体整理,实际上为操作个股行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因此,投资者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追逐热点上,而不该杞人忧天,不时担忧头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