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
9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14天期正回购利率20个BP至3.5%,这是8月份以来正回购利率第二次下调。尽管仅仅是一次幅度不算太大的下调,但是我们觉得在目前市场关于货币政策预期紊乱的背景下,这次下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的一个标志。
1、利率下调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相机抉择性,驳斥了将新常态和政策相机抉择相对立,央行不会作为的不正确观点。周小川行长今年4月份在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央行也参与了全年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当这一目标面临压力时,央行肯定会有所作为。
8月份工业生产指标创2009年以来新低,中国经济再次面临失速的风险。央行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对于债券市场具有定海神针作用的回购利率,具有引导利率下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表明央行的稳增长态度,这一点可能比引导利率下行更重要。
2、货币政策工具既可是总量工具,也可是定向工具,各取其时,不能够简单对立。新常态是一个非常好的概括,但目前我们发现新常态一词使用上似乎有泛滥成灾之嫌,不管说什么话题都往上面套。就货币政策而言,就有文章把定向调控作为货币政策新常态,认为降准、降息等总量性政策不足取。略知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作用是引导预期,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如果是经济下行压力小,只需做做样子,引导下预期即可,但如果经济下行风险大,就要出重拳,显然不能以经济平稳时期调结构的政策应对经济下滑风险,这次回购利率下调很大程度是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的一个标志。
3、回购利率降低并不意味着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再降。中国现在利率体系既不是完全的市场化结构,也不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结构。如果是美国那样完全的市场化结构,银行间基准利率的下调,能够很顺畅的引导终端利率下行。如果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结构,如果要引导利率下行,需要同时下调银行间和存贷款利率。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入中段,但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不畅的情况下,回购利率下调,对银行间利率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但能否传导以及多大程度传导到终端利率还存在较大变数,因此不能以央行下调回购利率来证明央行不会降低存贷款利率。从中国近几年历史来看,回购利率下调往往是基准利率下调的信号,例如2008年9月与11月两次降息周期前夕。
4、总体上我们维持央行需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来引导社会资本实质下行的观点不变,具体的手段既包括SLF、SLO、正逆回购等常规工具,也包括降准、降息。考虑到现在总体上并不缺资金,相对于降准,降息更优、更必要和更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