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股市行情
  • B4:市场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经济理性”注定无法遏制贪腐泛滥
  • 雾霾难散:洁净能源比重太低!
  • 美国公司热衷回购股票的难言之隐
  • 您有多久
    没去剧场看场京戏了?
  •  
    2014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经济理性”注定无法遏制贪腐泛滥
    雾霾难散:洁净能源比重太低!
    美国公司热衷回购股票的难言之隐
    您有多久
    没去剧场看场京戏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理性”注定无法遏制贪腐泛滥
    2014-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八十一

      □孙 涤

      贪官们处心积虑地豪夺巧取,到头来吃得到贪婪的成果吗?所谓跌倒的是和珅,吃饱的倒是嘉庆。但从理性计量的角度分析,对贪官们“晓之以利害”之路却又走不通。那么,整治公权力贪腐的希望又在哪里?

      过去三十多年来,官员贪腐的扩展可谓神速,从千元到百万到十亿,每十年跃迁一个台阶——从K级、M级、扩展到目前的G级,真可谓丝毫不输于信息时代的速度。可是,官员(甚至基层干部)堕落成巨贪,最终真能捞到好处么?抱着自利的初衷却吃不到自利的果,到头来演成悲哀的活剧,落得寓言般嘲弄,是否划得来?

      事实上的确如此。贪腐攫取的赃款见不得阳光,他们将现钞多方腾挪掩藏,或埋在园子的草木下,或塞进浴室水槽里,心惊胆战,直到中纪委查抄到家里,照单全收。网上盛传的一则故事,为了点数某处级干部藏在家里的赃款,居然烧坏了四部点钞机,数目之巨令人咋舌。笔者对此不敢轻信:按点钞机的常规速度,一秒钟点钞十张百元大钞即达千元,一小时3600秒,就可清点大约360万;若此公窝藏的现钞为1000万的话,一部点钞机用不了三个小时就胜任有余。所以要不是调侃杜撰出来的笑话,那四部点钞机也属伪劣产品,准是“五鬼搬运”(包括官员)的结果。

      贪官们处心积虑地豪夺巧取,到头来吃得到贪婪的成果吗?所谓跌倒的是和珅,吃饱的倒是嘉庆,他们使巨额赃款退出流通,不啻帮了央行的大忙,部分遏制了央行超发的货币的通胀效应!

      同样令人心生怀疑的,是我们能否运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方法计算,让官员们弄明白,贪腐并不划算,有违“经济理性”。但只是对贪官们“晓之以利害”,注定无法有效解决贪腐行为的泛滥。让我们先试用经济理性方法来解析这个难题。大名鼎鼎的G·贝克教授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不但早早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开创性地把经济分析方法延伸至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他的名著《生活中的经济学》的小品文章,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案例,其中的一个名篇是他的现身说法,转引如下。

      贝克教授有一次赶到校园参加校务会议,时间迫近,可就是找不到停车位。于是他盘算了一下,在不该停车的地点违规泊车的话,其成本和收益各为几何?从效益角度,避免迟到的尴尬,教授把收益定为两百美元,那该怎样来计算成本?吃罚单是个概率事件,假如被逮到的机会是5%,而罚单为50美元,那么期望中的成本是50*0.05 = $2.5,远远低于$200,交易的净收益等于$197.5。 于是贝克“成功地”立即把车泊下,心安理得地开会去了。

      反过来看,校方为了维持秩序,需要怎样做才能遏阻贝克教授的违规行为呢?得把罚单提高到$4000,才能达到贝克教授的“盈亏平衡点”。不过这样做显然是个“恶法”,对违规者的惩罚构成了“过度的残忍”。提高稽核力度又如何?比如说全天候加强巡逻,即使把逮到违规泊车的概率提高到了80%,那么一张罚单至少得$250,才能令贝克教授考虑不乱泊车。这样做不止会加重执法的成本和难度,而且这$250的罚金对师生是不是太过严酷了些?

      看来,从理性计较的角度分析,要是没有“外部性”的话,贝克教授总是个“赢家”。那么,这类交易的外部效应又在哪里呢?比如,一位讲座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违规泊车的情节一旦在校刊上披露出来,声誉恐怕会受点影响。依照贝克教授的逻辑,假定声誉损失值$100的话,那么违规泊车的成本就会增加到 ($50+$100)*5% = $7.5,仍远远不足以遏阻违规停车的行为。只有当贝克的声誉损失高达$3950,($50+3950)*5% = $200时,理性的计较才会让违规者有所忌惮。看来芝大的校园秩序,是过不了“成本-效益的理性计算”这一关的了。

      套用到贪腐治理的大难题,让我们也按贝克的理性计算思路来算笔账。已有的一些估算数据表明,官员贪污金额平均为1000万;被查处的概率为4%至17% (近两年来显著提高到了17%,对此人们的信心不足),查处核实后平均判刑15年。为了简单起见,假设肃贪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把平均查处的概率提高至20%,平均刑期增加到20年,那么贪腐的官员将怎样进行理性计算,方可在贪与不贪之间达成“合理的抉择”?

      假定贪官的正当收入(薪资+津贴)年均为40万,那么贪腐行径的净收益(期望值)是(-40*15)* 20% +1000*80% = 650万。即使将这个算式推至极端,把对贪腐的惩罚定为死刑,惩罚力度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那时贪污的利弊计较,期望中的效用又是多少呢?那种情况下贪官一旦被查处,最大损失为40年生命(按事发时的平均年龄40岁,可望活到80岁的话),他期望中的净收益仍然是“划得来”的,显著超过了“盈亏平衡点”:(-40*40)*20% + 1000*80% ,也还高达 400万。

      上述的计算尽管很粗略,没考虑到诸如通胀率、折现利率、现金投资回报、退休后是否仍有十足年薪等等,不过这些被舍弃的因素不太可能逆转计算结果。然而,人们却不能不认为,从常识、常情、常理来看,上述理性计算的结果实在挺荒唐的。

      那么,整治公权力贪腐的希望又在哪里? 我们将在下期继续讨论。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