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投资市场激起蝴蝶效应
  • 央行再调正回购利率的意图
  •  
    2014年10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投资市场激起蝴蝶效应
    央行再调正回购利率的意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市场激起蝴蝶效应
    2014-1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浦泓毅 祁豆豆 赵明超 金苹苹

      ○编辑 梁伟 衡道庆 于勇

      

      正回购利率再度下行,释放出了宽松信号,也给相关市场带来了蝴蝶效应。

      

      股市:增量资金涌入提振信心

      正回购利率一个月内两次下调,正在不断验证部分券商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维持偏松基调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利率下行趋势将助推市场偏好上升,稳住当前市场趋势,避免重演过去三年中A股在四季度的凶猛下跌。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目前货币政策仍然维持定向宽松的基调,除了无效融资需求收缩、增速换挡导致利率中枢下移等市场性力量的主逻辑外,近期地方债改革、货币政策部门有意引导利率下行、监管部门试图降低融资成本等政策变量,均有利于无风险利率下行。

      对于正回购利率下行对市场的直接影响,瑞银证券策略分析师蒲延杰认为,正回购利率下调释放利率向下调整信号,这也是监管当局近期密集、连续从数量、价格两个方面来放松的实质性举措。一方面,这可以具体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投资者对经济/盈利失速的忧虑,提振投资者的情绪。

      与此同时,也有分析人士着眼于利率下行趋势下增量资金对四季度A股整体表现的托底作用。

      有分析人士就指出,本轮行情一大推力来自于通过融资融券等方式进入股市的带杠杆资金。在利率下行趋势下,这些资金的持仓成本有望得到降低,从而增强其持股信心,提升行情延续性。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杠杆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自然会提高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并对目前的市场风格起到强化作用。站在现在时点来看,加杠杆的行为仍然得以默许和鼓励,所以这些资金短期内还不会撤出,市场风格也不会明显变化。

      海通证券则认为,在过去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背景中,受年度考核制度影响,四季度场内资金的投资行为对市场往往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过去三年间A股在四季度频繁持续大跌。但本轮行情的中期逻辑在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政策托底、改革加速推升风险偏好。7月以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融资余额等指标均在增长,显示新增资金不断涌入股市。即便存量资金出于年度考核的获利了结对市场带来冲击,但有增量资金入场对冲,其影响将大幅减弱。

      

      公司债:利率下降激发发行热情

      伴随央行正回购利率再度下调,上市公司发债利率有望继续下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56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公司债及金融债。值得关注的是,从发行数量及规模来看,今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发债数量明显增加。8月份以来,共有23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票面利率均较前期有所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有日照港、海岛建设、欧菲光、三聚环保等24家公司发行债券,而进入下半年仅三季度就有中山公用、好想你、海通证券等32家上市公司发债,数量显著增加。从发行规模来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发债融资成本开始走低,7月份共有9家公司发债,平均发债利率高达7.88%,8月份则降至6.67%,发债公司数量也相应增加至18家。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平均发债利率从今年1月份的7.62%下降至9月份的6.14%,下降幅度约为19.42%。

      值得一提的是,发债利率在6%以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凤凰股份、京能电力、中国国贸、赣粤高速等16家,涉及金融、运输、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其中,京能电力以5.14%发债利率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据公告,公司“13京能02”债于9月23日起上市,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而中国国贸发行的“14国贸01”以5.5%发债利率紧随其后,本期债券发行规模约5亿元。

      10月14日,央行再次下调正回购的中标利率,引导利率下行的信号强烈。从上述公司发债情况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发债热情提升直接验证了利率下行所带来的积极信号,在央行有意降低融资成本的背景下,四季度上市公司发债热情有望持续高涨。

      

      宝类产品:回报进入平稳期

      在资金面逐渐宽松以及银监会加强银行存款偏离度等因素影响下,以往季度末出现的高息揽储现象不复存在,使得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进入平稳期。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来,余额宝类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在4%到5%之间,部分产品甚至跌到4%以下。

      好卖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3日,在20多只类余额宝产品中,除了海富通货币A略低于4%以外,其余产品均处于4%到5%之间。其中最高的是百赚利滚利,7日年化收益率为4.94%,背后依托的是嘉实活期宝;中银活期宝收益率为4.92%,兴业基金的掌柜钱包为4.74%。规模最大的余额宝为4.17%。不过,从万份收益看来,最少的为1.07元,最高的为1.75元,相差较大。

      从最近几个月来的收益率走势看,从三季度以来,现金理财工具类产品收益率就开始靠近4%了。以余额宝为例,7月1日,7日年化收益率为4.22%,此后一直到现在,基本介于4.1%到4.2%之间,其中在本月初一度下探至不足4.09%。其他产品收益率走势基本和余额宝差不多。

      现金理财工具类产品收益率下降,背后是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实质上代表了市场真实的无风险收益率。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余额宝类产品收益率进入平稳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市场资金整体宽松,2013年6月份的资金畸形紧张的局面没有在今年重演,资金宽松带来的是资金拆解利率的下降,这使得宝类产品失去了高收益率的基础;其次,在余额宝的示范作用下,货币基金大发展,依托货币基金的各个用户资源基本都被开发完毕,货币基金投资市场也得到充分竞争,基金公司独家产品收益率一枝独秀的场景也难以再现;第三是货币流动性监管趋于严格,为了严控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对投资标的到期比例以及负偏离度等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最后是银行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的新规,使得银行“存款冲刺期”由原来的月末拉长为更长时段进行存贷比考核,让银行季末吸储成为过去,每到季末的高收益抢资金的场景不复存在。

      统计数据也显示,在9月底,尽管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有轻微提高,但是整体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进入10月份后出现下降。上述研究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收益率稳中有降将是宝类产品的发展趋势,“在银行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进行短期存贷比考核的情况下,年终高收益揽储没有动力,余额宝类产品去年年终6%甚至7%以上的高收益率,今年估计看不到了。”

      

      信托产品:收益率一路下行

      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压低资金利率的手段正在逐渐见效,来自银行理财和信托市场的各类产品早已将信号传递。

      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9月份中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较8月已经有所下降。其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9%,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0%,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而国庆长假后的一周,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但银率网的分析师牛雯认为,经过一周左右的调整,货币市场将趋于平静,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将回落至8月中旬的水平。

      事实上,不仅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经出现下行苗头,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记者根据用益信托的报告统计发现,今年6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再度突破9%大关并创下年内新高后,其收益率曲线水平就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走势。统计显示,今年7月份、8月份和9月份的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28%、9.11%和8.94%,可谓一路下行。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呈现出正相关的走势,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降低畸高的融资成本是各界共识,也已经从相关产品收益率的下行中得到体现。”用益信托研究员颜玉霞分析道,她进一步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原先市场上的“融资大户”基础设施信托、房地产信托和工商企业信托的预期收益率均出现下降态势,拉低了集合信托产品的整体收益率水平。

      “以9月成立的产品为例,收益最高的是基础产业类信托,平均收益为9.45%,但较上月的9.46%微降了0.01个百分点;其次是房地产类信托的平均收益为9.27%,较上月同期也下降0.47个百分点;而收益排名第三位的工商企业类信托平均收益为8.69%,已经跌破9%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