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沪港通预开户全面启动
  • 券商股大涨助股指探底回升
  • 期指期债同涨
  • 福州仲裁委员会
    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挂牌
  • 外围大跌对A股影响有限
  • 排队现象重现券商营业部
  • 节后保证金回流力度不足
  • 欧债危机或现2.0版 外围市场动荡加剧
  •  
    2014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沪港通预开户全面启动
    券商股大涨助股指探底回升
    期指期债同涨
    福州仲裁委员会
    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挂牌
    外围大跌对A股影响有限
    排队现象重现券商营业部
    节后保证金回流力度不足
    欧债危机或现2.0版 外围市场动荡加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港通预开户全面启动
    2014-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晓宇 时娜 ○编辑 梁伟

    开户门槛50万元,付费行情谁买单困扰券商

      ⊙记者 王晓宇 时娜 ○编辑 梁伟

      

      沪港通的号角尚未正式吹起,国内券商争抢客户的战鼓已经擂响,证券公司借道港股通开通,掀起新一轮拉客热潮。然而,在积极争抢客户的背后,热情高涨的券商们仍不免担忧早已习惯免费服务的内地投资者,能否适应“步步付费、服务多元”的香港市场呢?

      “得账户者得天下”

      以华泰证券为例。投资者仅需要账户资金规模超过50万元,并通过移动终端的“涨乐财富通”在线作答一些港股基础知识,并签署合作协议,即可顺利开通港股通账户。全程仅需要四个步骤,如果顺利,开户时间将不超过2分钟。

      某沪上中型营业部沪港通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些账户尚属于在证券公司的系统内部开户,但距离真实开户仅一步之遥,一旦业务正式开闸,上述账户就能正常下单。

      目前,市场对沪港通在27日正式上线的预期日益趋浓,而根据中国结算最新推出的证券账户相关规定,自然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交易可以开立多个沪市A股账户。

      多名受访的券商经纪人士认为,证券公司为沪港通投资者开立的沪市A股账户仍是普通的沪市A股账户,只在此基础上将交易品种限制为港股通标的股。未来,一旦中国结算全面放行“一人一户”,则沪港通投资者将立即实现“一人多户”。因此,谁能抢得更多的沪港通客户,谁就可能在正在逐步放开的“一人多户”的客户争抢战中占得先机。

      华鑫证券沪港通业务负责人表示,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曾说过,未来金融业是“得账户者得天下”。所以,只有紧抓住投资者的账户,才有可能为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港股通虽然只是为“一人多户”开了一道口子,但券商无一不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高净值客户。

      “沪港通门槛达到了50万元,能有这样投资实力的大都是证券公司的优质客源。哪家券商会不重视?”东海证券某资深人士称,公司上下正全力配合,以做好客户登记工作。

      收费行情难住券商

      港股通开户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也使得付费行情——这一让国内大小券商无一不为之头疼的问题再度被推到最前沿。

      据悉,香港投资者只有支付一定费用方能查看港股实时行情,不过,考虑到内地投资者早已习惯免费查看市场行情,上交所与港交所暂定,互换一档行情给对方市场免费使用。这意味着,投资者可免费在行情软件上看到港股通标的股的实时市场价格,但如果投资者想更进一步,查看五档或十档行情,则需向港交所缴纳一定数额的数据服务费。并且即算内地券商在缴纳行情“落地”的相关费用后,仍需按使用行情端的客户数量征收费用。

      “就算不能像上交所这样免费提供五档行情,但至少给个打包价啊。‘按人头’收费,在国内到最后多半还是券商买单。”某券商经纪人士在提及付费行情时直摇头,“以前大券商可以凭借客户规模摊薄成本,但这招在沪港通面前完全不灵。搞不好客户开得越多,券商亏得越多。再加上证券组合费,没几家券商受得了。”

      有券商人士透露,某港股行情数据提供商给他们初拟的价格是每名客户每月80元,由此推知年成本960元。“如果公司有1万名客户参与港股通,每年光行情成本就是小一千万。”

      “查看五档行情早已在A股投资者中深入人心,不仅如此,根据香港市场的交易规则,多档行情对投资者下单的意义更加重要。”某不愿具名的券商沪港通金牌讲师表示,多档行情不仅可以更真实的反映买盘/卖盘的力量悬殊,更重要的是在T+0制度下,报单价格与即时行情的息息相关。

      例如,在持续交易时段,投资者提交的申报价格,如为卖盘可较最佳买盘价低9个价位;买盘则可较最佳卖盘价高9个价位。

      “据我所知,上交所目前仍在与港交所反复沟通、商议,免费看五档或者十档行情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大家就是希望港交所能给国内券商一个团购价。”某沪上券商资深人士透露。

      “公司初步制定了几个草案。最优计划肯定是监管层出面协调,如果协商无效,我们可能采用采用分步式方式给予客户一定的费用减免甚至免除。”某上市券商沪港通业务负责人称。

      据悉,香港券商为了招揽优质客户,就会在支付行情的费用下手,如月交易量达到一定金额后,采用费用打折征收或免收的方式等,从而表现为各家券商在行情收费上没有统一定价,不过通常在几十港元到200港元不等。“不仅是香港,股票行情数据服务费在国际上其他市场也是要收费的,只是内地比较特殊,由于香港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短期内要香港向内地靠拢,实行实时行情完全免费基本不可能。券商要么通过投资者教育活动,让内地投资者接受行情收费这一国际惯例,要么自掏腰包替投资者承担这部分费用。”有香港中资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