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专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互动
  • A16:基金·人物
  • 基金子公司体检报告
  • 开敞篷车的人
  • 刚性兑付,自我约束的惯性?
  •  
    2014年10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基金子公司体检报告
    开敞篷车的人
    刚性兑付,自我约束的惯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刚性兑付,自我约束的惯性?
    2014-10-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涂艳

      

      由于和信托在业务领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基金子公司成立之际,关于刚性兑付的讨论就一刻没有停止。

      今年5月,基金子公司产品首次被爆出现融资方偿付危机,迄今6个月的资产处置期将至,据记者了解,最终该产品或以刚性兑付实现“完美”收官。

      然而,基金子公司是否会和信托业一样,为了在产品博弈中占有一席之地,慢慢走入刚性兑付的“惯性”怪圈?

      招商财富总经理赵生章表示,信托业的“刚性兑付”是个潜规则,信托公司、监管层等并不赞成“刚性兑付”。“刚性兑付”的出现有很多背景,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如能以类信托的这类非标资产为基础开发一个信用违约互换(CDS),通俗说,就是给这类产品上个保险,就可以去“刚性兑付”化。

      在他看来,在一定意义上讲,基金子公司产品一定需要去“刚性兑付”化,因为子公司无法承担这样的高风险。其实,对于这类产品可以转变结构模式等方式去运作,可以将融资类产品基金化、资管化,即可以做成地产基金,不做预期收益而是浮动收益,对可能出现的亏损跟客户说清楚,这也符合风险收益原则。

      然而,记者了解,不少基金子公司寻找信托当通道,通过把自身的产品嫁接到信托计划,利用信托行业目前的“刚性兑付”,由此来发行产品或者拓展市场。然而,如果出现兑付危机,相关的权利责任如何分配,背后的代价有多大谁都不得而知。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程磊认为,在经历五次大规模整顿后,信托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发展期,在当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最初的刚性兑付可以认为是信托公司为了生存的自发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随之,面临资产管理行业竞争的逐步加剧,为了在产品博弈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偶然性逐渐成为惯性。

      “刚性兑付,一种不自觉的自我约束机制,正是市场机制不完善背景下形成的。”程磊表示。然而,信托行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多方利益权衡过程中形成的必然选择,是否会在基金子公司发展道路上重演呢?

      国泰元鑫总经理梁之平认为,简单复制资本金与刚性兑付挂钩业务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看大,监管政策也在为打破不分产品类型、一刀切式的刚性兑付机制做铺垫。

      无疑,比拼资本金并非基金的强项,也没有人愿意为此发力,未来产品设计是子公司着力点所在,而其运作的核心则是风险控制。

      另外,在资产处置方面,信托公司与各类资产公司早已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对于项目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资产流转机制,基本都可以实现刚性兑付,而基金子公司在这方面可能就会比较缺乏相应资源,如果真的遇到需要刚性兑付的问题,基金子公司的资产可能较难处理。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产品项目抵押率比较高,但来不及变现,可以抵押给资产管理公司,既可以到期兑付,又降低风险,同时增加产品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