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绩优货基持续性可期 工银货币长期业绩排名前列
  • 险资海外投资提速 外资投行来华觅商机
  • 余额宝备战“双十一” 云直销系统扩容3倍
  • 保障房信托成立规模降近九成
  • 不良资产投资空间巨大外资机构态度谨慎
  • 掀开信托资金股票投资的面纱
  •  
    2014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绩优货基持续性可期 工银货币长期业绩排名前列
    险资海外投资提速 外资投行来华觅商机
    余额宝备战“双十一” 云直销系统扩容3倍
    保障房信托成立规模降近九成
    不良资产投资空间巨大外资机构态度谨慎
    掀开信托资金股票投资的面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障房信托成立规模降近九成
    2014-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同业相争 风险高企 利润微薄

      ⊙记者 裴文斐 ○编辑 于勇

      

      3600万套保障房任务,信托公司渐渐失去参与热情。

      据用益信托网不完全统计,2014年1-10月成立的保障房信托项目不足20款,规模18.31亿元,平均收益9.75%;而去年同期成立保障房信托项目32款,规模136.16亿元,平均收益9.28%。

      近年来,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显。早在2011年,银监会在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上明示了对公租房、廉租房类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倾斜,比如公租房、廉租房类房地产集合信托业务的风险资本计提比例只有1%,而其他房地产融资集合信托业务的风险资本计提比例高达3%。

      今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社保基金190亿投资余额拟支持基建和保障房建设。

      然而,成立规模一年下降87%,政策给予的各种利好似乎已无法阻止信托公司与保障房信托渐行渐远。对此,有信托公司人士向上证报记者坦言,理由很简单——风险高还不赚钱。

      “目前市面上流动的保障房集合信托多集中于省会城市,虽然利薄,但那里的经适房、限价房和城市的棚户区改造房出售快,流动性好,便于收回信贷本息;但是若在非省会城市甚至农村,还款来源就没有保证,风险就很大。”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保障房信托项目平均收益率始终在9%以上,这意味着实际融资成本超过10%。业内人士坦言,如果没有配套商业地产,纯粹的保障房项目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信托融资成本。

      “通常情况下,投资标的仅为保障房项目本身的话,利润为总投资额的3%~5%,因此,地产公司都与当地政府协议,在做好居民安置工作后,剩余的用地用于商业开发。”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庆展说道。

      “融资渠道越来越丰富,相比银行,信托融资成本偏高,大部分房企、平台公司更倾向于向银行贷款,同时房产公司也可在债券市场低息发债,此外基金子公司以及资管行业介入打价格战,信托公司没有任何优势。”上述人士说道。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已开工3140万套,基本建成1977万套,这意味着相对于“十二五”计划3600万套任务,已分别完成了计划的87%和55%。以此数字来看,3600万套的任务量不难完成。

      “对信托公司而言,保障房项目多为和地方政府‘处关系’,一些公租房风险更大,贷款周期长、租金难覆盖收益、抵押物的处置权不明等问题的存在,注定保障房项目无法成为信托业主流。”有信托公司人士坦言,“信托公司对地方基建项目的热情远高于保障房项目,3600万套保障房的盛宴信托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