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汪大总的新角色:把中美关系
    往“实”里做
  • 汪大总 山沟里走出的百人会名流
  •  
    2014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人物
    汪大总的新角色:把中美关系
    往“实”里做
    汪大总 山沟里走出的百人会名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汪大总 山沟里走出的百人会名流
    2014-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汪大总

      山沟里走出的百人会名流

      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的履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没有念过高中,却拥有美国常春藤顶级名校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职场生涯始于河南的山沟,打井砌猪圈烧砖窑,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集团职务最高的华人之一 ;他以科研和技术实力成名于汽车圈,并进而出任大型国企老总,却又在投资圈声名鹊起,亲自操刀5起中国车企跨国并购案,包括广受关注的北汽收购萨博自主知识产权。

      在国企功成身退后,他集结一帮汽车界的朋友,成立了春晖资本,专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2013年就完成了4起跨国并购。

      去年,他又当选为百人会大中华区联席主席。这个会员包括贝聿铭、马友友、杨致远等杰出美籍华人的组织,其宗旨包含推动中美建设性关系和促进美国华人全面融入美国社会。

      ⊙记者 高翔 ○编辑 孙忠

      汪大总总结说,自己人生的第一个25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当过知青,读完硕士;第二个25年在美国度过,拿到博士学位,在通用干了21年;第三个25年,他希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他说,60岁左右的人有了经验,精力也充沛,正是作贡献的年龄。

      由“出海”复“海归”

      时代的洪流将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裹挟进去,无人能幸免。1966年,汪大总刚参加完小学毕业考试,还没来得及参加心仪的郑州七中和郑大附中的升学考试,文革爆发了。

      1968年,他总算升入中学,至少一半的时间不上课,学习的课程是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但不包括数、理、化、英。

      1971年元旦过后,汪大总初中毕业,但高中没有恢复,工厂又容纳不了,只好加入了下乡的队伍。

      经过3年多的农场岁月,汪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进了531机械工业学校就读。在技校的生活也是学工为主,但那时汪已开始自学一些数理化知识。

      他对上证报记者回忆:“就是觉得有些不甘心,不想那么碌碌无为过一辈子。和家庭环境也有关系,我的哥哥当时已经大学毕业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后来参与了东方明珠和浦东机场的设计。”

      1977年10月,中国的各大媒体均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其后,研究生教育也得以恢复。1978年5月,63000多名考生走进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汪大总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自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汪大总以同等学历的资格考上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的研究生,且还是出国研究生,即在进修硕士的同时就可以开始准备出国。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是同一批的出国研究生。自感“底子薄”的汪大总修完了3年的硕士课程,拿到毕业证后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85年拿到了博士学位。

      毕业后,汪大总进了通用汽车,在那儿一呆就是21年。跨国公司的工作令人神往,通用汽车当时有75万员工,年产900万辆汽车,年销售额达2000亿。通用生涯中,他前后历经12个部门,从零部件到工程,再到整车,还到过销售部门,先后担任过研究中心和系统工程中心等部门首席工程师及决策与设计方法部门经理、产品开发部工程总监等职。

      1994年汪大总回国,成了“海归”,担任通用旗下的德尔福能源及发动机系统大中国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以及三家合资企业——湖北德尔福汽车电机有限公司、上海德科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源汽车电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在那个几乎还没有私家车概念的年代,中国的汽车年产量还不到100万辆。汪曾大胆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将达到500万辆,但当时应者寥寥。事实证明,中国在2010年的汽车年产量达到了20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1997年,合约到期,汪大总回到美国,继续在通用公司主持北美的技术板块,先后担任整车集成、工程设计、分析及计算模拟总监等职务。曾因首创和组织领导虚拟汽车开发工程,获通用最高荣誉奖。21年的通用生涯,加上4年的留学时光,汪总计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5年。

      从上汽到北汽

      2006年,汪大总到了“孩子都已上大学”的年龄,国内的汽车公司又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上汽集团是上海最大的国有企业,有7万多员工,但在当时无自主品牌,国际化程度也不足。汪大总再次回到上海,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

      来到上汽后,汪大总主要负责两件事:技术管理和自主品牌开发。他对记者表示:“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自己的产品,也就很难有核心竞争力,充其量只是一个制造商。而没有产品开发能力,也没有品牌价值。”

      汪是2006年4月就任集团副总裁的,当年10月上汽集团就推出了自主品牌“荣威”轿车。事后,汪评价说“荣威”品牌虽然起步晚,但做得“相对规范”,产品有章法,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跨国并购,是汪推崇的汽车公司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模式。作为曾经的“通用人”,他对通用公司的传奇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推崇有加。斯隆被誉为“拯救通用的人”。他于1923年担任通用汽车的总裁,当时公司的年销售量是48万辆,濒临破产,而竞争对手福特公司是200万辆。5年后,通用超越福特,成为世界第一。

      除了为后人所熟知的管理方式创新(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即是斯隆所资助),跨国并购是通用实现弯道超车的另一秘诀。在那个还没有跨洋飞机的时代,斯隆到英国收购沃克斯豪,到德国收购欧宝品牌,到澳大利亚收购霍顿品牌。通过这种“斯隆式扩张”,通用汽车拥有的汽车品牌和车型远超其他汽车制造商。不到十年时间,公司在十多个国家开设新装配厂,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斯隆在近100年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和胆识,正是汪大总所念兹在兹的。他说:“有些公司虽然销售额很大,在国外也有零星的布点,但它并没有真正地整合全球的资源,实现全球化运作,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在上汽工作期间,汪大总在海外并购上初试牛刀,成功收购了一支有300位工程师的英国技术团队,成为上汽早期研发自主品牌的核心力量。被收购后,这个团队仍在英国工作,但研发成果为上汽所用。

      2007年,北汽控股向汪大总发出了邀约。经过近半年的协商,汪大总于2008年2月被北汽控股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

      北汽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但同样深受没有自主品牌之苦,此前几年的发展也十分缓慢。汪就任总经理后,一方面是尝试打造北汽的工业体系,包括制造、研发和市场等部门,另一方面继续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发展。

      他对记者表示:“在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还坚持每一枚螺丝钉都自己做,那就是愚蠢的。”整车方面,北汽收购萨博的部分资产,除了产品体系,还包括部分知识产权。零部件方面,北汽收购了世界第二大天窗供应商英纳法100%股权。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荷兰,50%的产品销往美国,38%在欧洲,但在中国一直打不开局面。北汽获得了其核心技术,英纳法的销售额也从2010年的2.8亿欧元上升到去年的6.4亿欧元。

      汪在北汽担任了3年总经理,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近3倍,利润增长了7倍。他回忆说:“到任之初交给我的两个任务——自主品牌和业务发展——我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半路出家玩金融

      国企聘任到期后,汪大总没有再续约,而是与一帮汽车界的朋友成立了春晖资本。他坦言:“我搞了一辈子汽车,没玩过金融。但我又觉得,我在上汽和北汽干的事,对中国车企有普遍意义。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没有技术,多年来没有走出低端复制、低价模仿的怪圈,得不到高端客户的认可。既然证明闭门造车的路走不通,可以试着走出去,通过国际并购的办法,实现技术、品牌、人才、渠道的国际化。”

      春晖资本所做的,正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具体来说,由汪牵头负责寻找有品牌、技术、人才和渠道的国外优秀收购标的;确定标的后,细化收购的过程,制定排期;参与融资等复杂的金融操作;收购完成后,参与被收购企业的整合管理。汪最看重的,是“整合管理”,凭借其团队在汽车界多年的浸淫,收购完成后进一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让收购和被收购双方尽快完成磨合,不仅“扶上马”,还得“送一程”。2013年,春晖资本完成了4个国际并购案。

      春晖资本首先联合大洋电机共同收购了美国佩特来公司。后者成立于1911年,是世界三大车用重型电器供应商之一,金融危机期间已资不抵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彼时,佩特来公司的技术、品牌和渠道都是健康的,具备收购价值,而大洋电机也有全球化发展的愿景,但此收购案的复杂性在于这是一起既有股权又有债权的收购案。

      他向记者回忆:“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收购的时候,竞争对手有华尔街的顶级投资银行,还有美国当地著名的投资家,以及亚洲的企业。我们既要进行并购谈判,又要想办法击败这些对手,很辛苦。但最终这个并购被我们拿下来了。为此,华尔街那帮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认为一群中国人能够拿下这样的一场并购,很值得尊敬。”

      实现开门红后,春晖资本又帮助万丰集团收购了加拿大的迈瑞丁公司,后者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人才、技术、品牌和客户资源都有,而万丰集团作为生产铝轮毂的企业,与迈瑞丁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整个收购过程仅历时3个月,这其中海外兵团对春晖资本的帮助非常大。春晖资本动用了3个底特律的华人,其中两个拥有博士学历并担任过跨国公司的亚太地区总经理,其中之一还曾担任过美国企业的总经理。一位在铝金属方面具有权威地位的美国华人院士也加入了春晖的团队。没有他们,并购过程并不会这么顺利。

      第三个案例,是春晖资本通过一家基金公司收购了比利时一家生产自动变速器的企业。对方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收购,但鉴于国内需要走审批的流程,最终操作时选择了“两步走”方案:先由这家基金公司控制这家企业,时机成熟时再实现二次转移。

      完成3起并购案后,春晖资本已名声在外,国内生产卫星电子导航产品的上市公司合众思壮找上门来。这一次,收购方已经选定了标的——加拿大的汽车电子公司半球公司,但在国际并购上没有经验。有了此前3个案例的铺垫,春晖资本驾轻就熟,用了3个月的时间即完成并购。

      算上在上汽和北汽的5起跨国并购,汪大总已亲历9起跨国并购案,今年春晖资本还有一些项目要上马。他对记者表示:“在汽车行业这么多年,我在业界还算有些影响。名声在外的好处就是有人给你送项目。所以,国内的企业对我们有信心,知道我们手头有标的,也有人才和经验。很多中国企业想走出去,但又有顾虑,也怕与对方有文化上的隔阂。而我们恰好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百人会 创建于1989年,所有的会员必须是有华人背景的美国公民,并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导地位,总部位于纽约。百人会有两项宗旨:推动美国和大中华地区人民的建设性关系;促进美国华人全面参与和融入美国社会。

      创始之初,百人会的首批会员就包括建筑大师贝聿铭、大提琴家马友友、金融家邓兆祥和已故物理学家吴健雄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参加了创立仪式。目前会员数量150余位,均为不同行业的卓越人物,既有宇航员焦立忠、艾滋病鸡尾酒治疗法发明者何大一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也有yahoo创始人杨致远、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这样的商业翘楚,还有奥运会冠军关颖珊、好莱坞明星陈冲这样的文体明星。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神探李昌钰和华裔导演吴宇森等也曾是该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