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逸文(Ewen Cameron Watt)
自从蒸汽机发明以来,创新的步伐就一直在加快。以电话为例,贝尔发明的电话用了56年的时间才进入了美国一半的家庭,但智能电话达到相同的普及率仅用了7年的时间。
创新可以被定义为发明的应用。想一想意外发现青霉素与第一位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之间的12年间隔。当今的低增长反通胀时期与发生在1873年至1896年期间的大通缩何其相似,这是一个大创新时期,企业家们都在争取不断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投资者为什么应该关心创新?技术变化处于就业、名义经济增长和通胀风险等各要素相互的交集,而这些都是全球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由于所预见的通胀风险较小,各国央行并不打算过多干预通胀,而会专注于增加就业。创新有助于抑制工资和价格上涨,控制通胀风险,但是会令就业受挫,因为可以通过更少的人员实现更高的产量。
“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我们正处于生产力复兴的前夕。但悲观主义者反驳说,源自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力的提升正在消减。对此,贝莱德持乐观主义态度。下一阶段的创新旅程还很长,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机器的学习能力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等都是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撑。许多企业、行业和投资者均有待利用这些数据宝藏。
技术的快速传播是企业更难以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原因: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在10年前获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企业中,目前只有63%的企业还在这一指数中。对可抵御创新的颠覆性影响并从中取得益处的企业进行投资,这在现在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意味着将更加难以预测一家企业在10年后是否还会存在。
从宏观角度上看,创新侵蚀了新兴市场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廉价的劳动力。面临工资上涨的压力时,企业会进行自动化或搬迁至成本更低的地区。甚至连发达经济体也因此获益:在廉价的能源和靠近终端市场的利益驱使下,某些美国企业正在将一些制造业迁回国内。自2002年以来,中国工厂的工资已经上涨了四倍,而且据预测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趋势。但取代当今中国劳动力的并不仅仅是越南或孟加拉的工人,还有机器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机器人进口国,而且很快就将占据第一的宝座。
总括而言,如果你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那么你最好还有其他一些优势。教育质量可能会是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在这一方面大大领先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等重要领域。北美和欧洲的发达经济体在这一指标上仍然有着良好的成绩,但也在丧失部分优势。
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力驱动因素,而且也是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导致工作时间减少,生产力的增长在美国、中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在放缓。债务占GDP的比例在发达经济体越来越高,也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也是一样。通胀依然是两种对立力量博弈的结果:你想要的产品,如高科技产品出现价格通缩,你需要的产品,食品和住宅出现价格通胀,其最终影响就是通胀率为近几十年来最低水平。
较低的名义增长率和债券孳息意味着企业的融资成本仍将较低,这对股票持有者而言是一个好消息。由于债券市场允许企业削减偿债成本并延长到期日,实际上是在补贴股票。同时,创新正在减少企业的资本支出需求,让它们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因此,企业借贷和发行债券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了,这将会减少债券的供应,再加上追求高收益的众多投资者的热切需求,期望透过投资债券以获取高收益将会变得更困难。这将令追求收益的投资者不断探寻新的投资边界,正如常言道:需要是发明之母,有需求就会有创新。
(作者系贝莱德智库首席投资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