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私募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规模新高与增速放缓并行 信托转型探路“加减法”
  •  
    2014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特别报道
    规模新高与增速放缓并行 信托转型探路“加减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规模新高与增速放缓并行 信托转型探路“加减法”
    2014-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经济下行和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尽管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季度增速却呈现明显的回落态势。自此,国内信托业结束了自2008年以来的高速增长阶段,步入转型发展的阶段。

      中国信托业协会11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不过,从季度增速上看,较今年二季度末的12.48万亿元仅环增3.77%,这一数字不仅延续了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的持续回落态势,且回落幅度明显增大。

      不过,三季度数据上所体现出来的信托业务结构层面的“加减法”,也让信托公司转型的思路清晰可见——集合资金信托与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同期创造历史新高与历史新低,同时,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本报记者 陈俊岭

      规模新高与增速放缓并行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三季度信托行业主要业务数据”表明:今年三季度,信托业总体发展平稳,信托规模继续稳步增长,信托风险总体可控,信托产品收益率稳中有升,信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信托行业发展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隐忧——信托资产增速持续放缓,信托产品的个体风险暴露增加,信托业经营效益开始出现下滑,业务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但从季度环比看,三季度不仅延续了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的持续回落态势,且回落幅度明显增大。”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弱经济周期和强市场竞争对信托业的冲击效应明显加大。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信托资产季度环比增速为7.66%,今年一季度为7.52%,下降0.14个百分点;二季度环比增速为6.40%,较前季度回落1.12个百分点,三季度环比增速仅为3.77%,较二季度又回落2.63个百分点。

      尽管信托资产增速放缓,但信托固有资本却呈现增速加快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信托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608.60亿元,与去年前3季度的539.39亿元相比,同比增长12.83%。同期信托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4.43亿元,比去年前3季度的389.84亿元同比增长11.44%。

      值得庆幸的是,在信托公司业绩下滑的同时,信托产品受益人的收益率却“稳中有升”,就已清算信托项目为受益人实现的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而言,近年来一直比较平稳,大致保持6%-8%之间,今年以来则呈现出“稳中有升”势头。今年一季度为6.44%,2季度为6.87%,3季度则达7.92%。

      不过,信托公司实现的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势头:201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为:0.85%、0.78%、0.76%、0.71%;2014年一季度为0.54%,三季度为0.55%(与二季度基本持平)。

      信托业经营业绩与信托报酬率双双下滑,这说明信托业转型发展所需的内涵式增长方式尚未最终成型,新增长方式下的业务不仅还没有“放量”,也没有“放价”,信托业转型发展尚处于伴随着诸多隐忧和挑战艰难前行阶段。

      

      信托资金投向“此消彼长”

      在12.95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背后,信托资金的投向结构也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传统的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占比降低,而金融机构、证券投资的占比则持续上升,而在其背后,市场对信托资产配置结构的驱动力正日趋明显。

      作为资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领域,三季度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规模为3.15万亿元,占比为25.82%。不过,这一数字相比去年末的28.14%下降了2.32个百分点,更在规模上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意味着,由于经济下行的影响,信托业对工商企业的资金运用开始偏向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基础产业仍是三季度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规模为2.66万亿元,占比为21.80%。与工商企业一样,其占比也呈下降趋势,规模也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相比去年末的25.25%的占比,下降了3.45个百分点;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的23.10%的占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规模减少了0.06万亿元。

      “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配置的减少,与基础产业过度投资、地方债务风险显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周小明分析称,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和存量债务管理方式改变的政策,或将进一步压缩信托业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信托公司对政信合作业务也将更加审慎。

      在传统的前两大配置领域——工商企业与基础产业规模占比降低的同时,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和证券投资的规模却在持续上升。

      截至三季度末,资金信托对金融机构的投资规模为1.92万亿元,占比为15.73%。相比去年末的12.00%的占比,提升了3.73个百分点;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的13.93%的占比,提升了1.8个百分点。资金信托对金融机构投资的增加,主要源于信托业强化金融协同、金融业投资波动不大和回报稳定等市场因素。

      而在证券投资方面,信托资金投向占比的上升态势则更为明显。三季度末,资金信托对证券投资的配置规模为1.74万亿元,占比14.27%。相比去年末的10.55%的占比,上升3.72个百分点。资金信托对证券投资占比的提升,主要缘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显现以及投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等市场因素。

      与其他领域的配置不同,资金信托对房地产的配置近年来一直表现为比较平稳——其在三季度的规模为1.27万亿元,占比为10.38%,这与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波动平稳、中长期风险暴露增加的特点有关。业内预计,随着今年二季度开始暴露的房地产行业风险,资金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今后或将更为谨慎。

      

      信托转型探路“加减法”

      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即“99号文”),明确提出了信托业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指明了转型发展的具体方向。当下,信托公司转型进展如何?这或许能从以下数据中找到部分答案。

      来自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三季度数据表明,信托业务的结构优化呈现明显提速的迹象,这一方面体现在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创历史新高,而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则创了历史新低,另一方面体现在,信托功能“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数据显示,三季度全行业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3.77万亿元,占12.93万亿元总规模的29.13%,相比去年末的24.90%占比,提高了5.03个百分点;相比今年二季度的26.36%的占比,提升2.7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看,今年三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的占比创历史新高,自2011年集合资金信托占比达28.29%后,一直维持在20%--25%间波动。与此同时,虽然单一资金信托仍是信托财产的主要来源,但三季度 65.01%的占比已创下历史新低。

      而从信托功能看,今年三季度,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三分天下”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三季度融资类信托占比继续下降,首次降到了40%以下,为37.91%,相比历史上的最高占比即2010年的59.01%,降幅达21.10个百分点;相比去年末的47.76%的占比,降幅达9.85个百分点。

      同时,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的占比则稳步提升。三季度投资类信托占比为34.63%,相比历史上的最低占比即2010年的23.87%,增幅达10.76个百分点。三季度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为27.46%,相比历史上最低占比即2011年的12.75%,增幅达14.71个百分点。

      近年来,信托业发展所依赖的市场需求结构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信托业的通道型单一资金信托业务模式基础开始瓦解;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日益显现,信托业类信贷业务开始受到冲击。

      正是基于上述变化,信托业原来的主导业务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这都迫使信托业不断挖掘信托制度的市场空间,加快转型创新步伐。而来自信托业务结构上的积极变化,朝更加符合信托本源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托业积极探索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信托业务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资产比率也实现了“双降”。今年6月至9月,信托风险项目规模从917亿元降至824亿元,其占全部信托资产比率从0.73%降至0.68%。

      “信托业正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通过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和优化力度,通过加快增资扩股步伐,增厚财务实力应对‘匹配度’挑战,藉此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并为业务转型奠定资本基础。”周小明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转型中的信托业单体产品风险暴露增大,但是信托产品之间风险隔离的制度安排以及信托业雄厚的整体资本实力,正是信托业能够控制整体风险、不大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两大根本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