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私募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体化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 卖地钱藏了多少猫腻
  • 中国
    谋求经济战略转型
    根本性突破
  • 金融监管不能过度更不能有真空
  • 外论点击
  •  
    2014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体化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卖地钱藏了多少猫腻
    中国
    谋求经济战略转型
    根本性突破
    金融监管不能过度更不能有真空
    外论点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体化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2014-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 勇

      自去年起,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而对亚太地区来说,中国的海外投资增长也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这两个常态将把中国与亚太的经济发展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亚太之间的和谐发展。中国还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FTAAP获得实质性进展、以“一带一路”建设方案推动中国资本出海三个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当然,推动资本输出,我们还有很多内功需要修炼,尤其在对内开放的系统配套措施上,还有大量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今天起在北京举行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三大议题。如果将这三大议题综合起来考虑的话,似可概括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就是相互包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

      近年来,包容性增长成为全球舆论热点。

      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注重全球经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等等,所以,广受世界各国的推崇,同时这也是全球经济新一轮复苏所追求的目标。而这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要商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实际上也是探求亚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实践。

      不过,亚太包容性增长强调在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应当做到相互包容,这并不容易。APEC的21个成员国国情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经济和金融政策也不一致。特别是当前,同为APEC成员的美国经济复苏强劲,正在退出QE,并酝酿在不久的将来加息;而日本却因经济依然萎靡不振而加码新一轮的QE,将每年基础货币的宽松规模扩大至80万亿日元,同时还增加年度日本政府购债规模30万亿日元;而APEC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成员国大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如俄罗斯在国际能源价格一路下行的打击下经济不振但通胀压力更高,面临加息与降息双重困境。俄央行10月3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8%大幅上调至9.5%的加息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世界经济一体化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形式,前者通过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中削减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制定多边贸易规则来实现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后者则通过地区性优惠贸易安排和建立经济集团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两者的目的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区域经济一体化毕竟是地区性的,地域界限会妨碍成员国贸易的更大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所以,无论是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还是APEC范围内的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很可能会造成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各说各话的局面,这可能会背离APEC精神和WTO规则。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或者渠道,主要有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次区域平台上开展经贸合作,利用APEC会议这样的泛区域平台进行一系列的经贸协商三种。毋庸讳言,在这些平台或渠道上,中美之间肯定存在竞争。比如美国现在主要的注意力就放在其主导的TPP上,对中国积极推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设定时间表持保留意见。

      但不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中国始终在践行包容性增长,并为亚太相互包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时,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致力于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据商务部数据,从2005年到今年上半年,吸收中国投资排名前10位的经济体中有6个是APEC成员,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475家境外企业直接投资,累计投资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同期,我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7.9亿美元,同比增长90.5%。我国对外投资将超过吸收的外资而成为净对外投资国的趋势已明朗。

      自去年起,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其实就是追求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经济模式,在持续的经济结构转型中深化改革。而对亚太地区来说,中国的海外投资增长也是一种经济新常态,这两个常态将把中国与亚太的经济发展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亚太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中国在共建相互包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伙伴关系方面或将在如下方面突破。其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着力解决民生短板,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奠定好中国经济的基础。其二,积极推动FTAAP获得实质性进展。最早于2004年由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提出的FTAAP该构想,目标是建立由21个APEC成员组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此后历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虽多次提及FTAAP,但并未采取具体措施。在这次APEC会议上,中国将利用东道主的角色及影响力,凭借《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力争尽快启动FTAAP的可行性研究,同时设法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尤其解决好上海自贸区及中国拟将批准设立的其他自贸区与FTAAP的关系,形成自贸区的国内外联动,设法促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其三,以“一带一路”建设方案为契机加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资本出海,提高“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水平。同时,通过上月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有习主席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以及亚太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解决亚洲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贡献力量。当然,在推动资本输出的海外扩张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内功需要修炼,尤其在对内开放的系统配套措施上,还有大量需要抓紧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