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借势沪港通 险资扫货大蓝筹
  • 金融资本新玩法:
    举牌上市房企
  • 操作期货交割结算价
    宝尔胜和厦门宝拓双双被罚
  •  
    2014年1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借势沪港通 险资扫货大蓝筹
    金融资本新玩法:
    举牌上市房企
    操作期货交割结算价
    宝尔胜和厦门宝拓双双被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势沪港通 险资扫货大蓝筹
    2014-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于祥明 ○编辑 枫林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上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重仓股合计达379只,与今年上半年相比环比增仓约13%,增仓个股为91只,增仓数量位居前十的分别为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万科A、金地集团、保利地产、中国联通、太平洋、中国平安、招商地产、中信证券,绝大多数分属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

      ⊙记者 卢晓平 于祥明 ○编辑 枫林

      

      沪港通开闸在即,险资AH两市加紧忙活,扫货大蓝筹扫到手发热。调查显示,沪港通后,险资积极进取态势有望持续,且投资筐里的股票有望延伸至互联网、博彩等稀缺品种。

      A股市场,险资积极加仓地产股。记者梳理了A股地产上市公司三季报,仅三季度,险资新进入包括保利地产、首开股份、招商地产、万科、铁岭新城、荣盛发展等一二线地产股。涉猎其中的保险公司有大有小,人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保险、天安财险等成为地产公司前十大股东新面孔。而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喜欢凑堆干活的习惯,为市场演绎着一幕幕股权争夺好戏。

      香港股市,11月初,生命人寿增持必美宜和中煤能源两只港股,其中,后者被持续增持。此前,太平保险在三季度末新进入安贤园控股。有媒体统计,截至沪港通落地前一周,生命人寿、中国人寿再保、阳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保险等险资公开披露持港股总计市值约180亿港元。

      

      买股正当时

      “险资在沪港通时间表明晰后,加速布局大蓝筹,除了掘金价值洼地外,还可以趁机坐一次政策的轿子。”中金公司一位资深分析人士解读。

      对于国内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沪港通是陌生的。但对于险资,港股早已是热土了。早在2005年,保险资金就获准出海。2007年7月25日,中国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正式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至此,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主体从人保、人寿、平安等少数几家机构扩展到全行业,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境外市场的战略通道全面打通。但此后投资金额不高,且长期没有变化。

      但裂变来自今年。

      根据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2014年10月30日,38家有资格的保险公司共计QDII额度为302.33亿美元,仅次于银行的141.9亿美元和基金的368.5亿美元。

      为什么早就下海,但最近一年才忙着大幅度“湿身”呢?

      一家京城大型险企人士回忆,这几年港股走得疲弱,在2007年抵达最高3万多点后,一路下挫至万点关口。最近这些年虽有反弹和波段,但获利空间有限。更为主要的是,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态势,股票收益在扣除人民币汇兑损失后,才能落袋。

      “考虑到未来几年内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再呈现单边上涨,加上港股也该走强了,现在投资港股是个不错的契机。”一位生命人寿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在保险系QDII中,生命人寿获批的额度较高,仅次于中国平安为44.09亿美元。

      其实,嗅出投资战略机遇、到香港扫货的还有全球其他机构。在大资金推动下,9月初恒生指数直逼全球金融海啸后2010年11月创出的高位,港股日成交额更是突破千亿港元。

      调查显示,受访险资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质量持续看好,而香港经济也有望借光,再现升势。

      

      类QFⅡ选股思路

      无论是在A股还是H股市场,险资的选股落脚点仍是金融地产大蓝筹。

      “别看保险资金投资风格凶猛,其实,基本思路和QFII有雷同之处”,中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综合QFII重仓持股的行业分布、市值分布和个股情况,中金认为海外投资者偏好于各行业的蓝筹或潜在蓝筹,在行业上倾心于大消费领域和分红收益稳定的交运电力板块,个股重仓首推的是银行为代表的低价蓝筹。

      除了长期稳健投资共性外,保险资金还有自身的投资特性。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保单的销售,对于寿险公司来说,由于保障型保单的期限长、分期缴纳,因此保险资金具有负债久期长、规模较大的特点。同时,由于是保障型资金,保险资金要求投资对象与交易结构的安全性高。险资运用的三项原则依次为: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因此,相对于QFII,保险资金更偏好银行地产股票,长期稳定分红成为首当其冲要考量的指标。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上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重仓股合计达379只,与今年上半年相比环比增仓约13%,增仓个股为91只,增仓数量位居前十的分别为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万科A、金地集团、保利地产、中国联通、太平洋、中国平安、招商地产、中信证券,绝大多数分属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

      综观银行地产股,无论是A股还是H股,股价已经低估。例如银行股基本处于破净状态,而地产股,尤其是一线的优质地产股,毛利率几乎在50%左右。

      从二级市场博弈的路线图也可看出,险资对于银行股的偏爱早于地产股,随着改革推进宏观经济风险逐步释放,已经吃了很多银行股的险资,又把主要认购对象瞄准了地产。

      

      下一目标:港股特有标的

      香港股市有一些标的是A股没有的稀缺资源,如博彩、墓地等。而这或将是险资下一步投资目标。

      “香港6只博彩股票中,有很多机构投资者,险资不会放弃机会的”,一位在港投行人士预估。

      调查显示,在调查对象中,目前尚未一家险资明确告诉将买博彩股。但博彩股的诱惑,是一般机构投资者难以抵御的。

      从盘面看,澳门博彩股受中国反腐影响,股价已经重挫30%-40%,目前估值合理,加上品种稀缺,投资价值已经出现。

      至于坟墓陵园类股票,已经有险资先声进入。如太平保险在三季度末通过配股方式,新进入安贤园控股,溢价约8.28%。根据认购协议,认购人禁售期为3年,配售股份占扩大之后集团已发行股本约6.72%。

      除了这些另类股票外,包括腾讯等互联网龙头股票,也是A股市场买不到的优质品种。同时,基础材料也是险资的投资偏好。

      保监会资金运用部的有关人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首次披露保险海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公开市场权益类产品是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主要品种,其中港股占全部股票投资98%。保险资金持有的基础材料股占比已经超过金融股,成为第一大类持股。

      具体是:9月末,基础材料成为保险机构投资港股最大的行业,投资余额235.55亿港元,在保险业持有的港股资产中占41%,金融股资产153.87亿港元,位居第二,占比26.78%;公用事业、工业和能源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占比分别为8.93%、7.27%、4.51%。

      调查显示,险资大手笔港股淘金,今年只是开始。保监会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全行业总资产9.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9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676.57亿元,较年初增长14.05%。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10.01%,未来投资施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