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版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李克强:开创中国东盟“钻石十年”
  • 11家企业获IPO批文
  • 沪深交易所共商深化合作
  • 结构调整忍痛前行 明年或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  
    2014年1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李克强:开创中国东盟“钻石十年”
    11家企业获IPO批文
    沪深交易所共商深化合作
    结构调整忍痛前行 明年或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结构调整忍痛前行 明年或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2014-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结构调整忍痛前行

      明年或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记者 梁敏 ○编辑 谷子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他的人生历程,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来说 ,这五个字同样适用。

      经济结构调整之痛是过程,来自于为此而牺牲掉的部分经济增速,10月份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纷纷回落,表明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经济结构调整之乐是结果,调整所带来的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今年工业对GDP走势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反而服务业对稳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与基本民生相关的指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就业稳定,消费增速平稳,几乎未受到增速换挡的影响。

      明年结构调整仍会继续推进,基于此,分析人士认为,国家或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来自中国智库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对上证报记者透露,这一目标更倾向于7%。

      痛点仍在房地产投资

      “10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回落,是和三季度的经济放缓相联系的发展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说,“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 。

      据国家统计局13日最新数据,10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在回落,工业增加值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7.7%,消费回调0.1个百分点至11.5%,投资回落0.2个百分点至15.9%。

      阵痛最明显的“痛点”在房地产投资。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已由年初的近20%增速下滑至10月份的12.4%。

      这个“痛点”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止痛。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认为,“房地产投资是房地产销售的滞后指标,哪怕是房地产销售2014年内见底,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会继续下降。这将成为2015年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

      不过,在张立群看来,“房地产投资已有由落转稳的苗头”。比如,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明显缩小,10月份只回落了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工项目规模在扩大;土地购置数量也在增加;商品房销售同比增幅明显收窄。“房地产市场的这些积极变化目前正在向房地产投资传导。”

      不过,张立群也认为,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因此,未来稳增长主要还是看投资。

      基建投资一石多鸟

      与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不同,今年以来基建投资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10月份这一数据为22.6%,增速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称,这是此前国家采取的稳投资政策发挥的效用。

      10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16条新建扩建铁路项目、5个机场项目,总投资近7000亿。这些基建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我们在提到经济增长潜在动力时经常会提到中西部的后发优势。“中西部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巨大能源资源储备,另一方面是中西部广阔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下转封三·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