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版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发改委征求
    煤炭出口关税下调意见
  • 大资管时代催生PE“求壳热”
  • 上海楼市再出“微刺激” 普通住房总价标准提高40%
  • 港股通投资热点聚焦 关注港股通:牢记投资风险
  • 原油市场逆循环
    价格愈跌量愈增
  •  
    2014年1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新闻·公司
    发改委征求
    煤炭出口关税下调意见
    大资管时代催生PE“求壳热”
    上海楼市再出“微刺激” 普通住房总价标准提高40%
    港股通投资热点聚焦 关注港股通:牢记投资风险
    原油市场逆循环
    价格愈跌量愈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原油市场逆循环
    价格愈跌量愈增
    2014-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贤佳 ○编辑 谷子

      

      在产油国比着“放水”的背景下,原油已成为商品市场“最差生”。

      一个多月来,两大原油期货——布伦特油价以及纽约油价跌去20%,13日交易时段,布伦特油勉强在80美元附近徘徊,纽约原油则跌破77美元,踩向76.80美元/桶低点。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实现“八连跌”。

      有消息称,为了自保,全球供应方不约而同实行放水政策:美国松绑石油禁令将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中国企业也通过增加净出口平抑低油价带来的影响。本月底,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召开会议,目前沙特已经暗示没有救市意愿,将继续保持产量。

      力促出口成“新常态”

      在油价大跌背景下,以“出口维持繁荣”已经成为企业维持盈利的“新常态”。

      从美国市场来看,最大的压力来自高库存。面对高库存,美国产油业者要求政府解除国内原油出口禁令呼声日益加剧。据美国能源委员会议员最新透露,从明年1月起原油出口禁令松绑将进入立法程序。

      “就如货币战争,大家比放水,现在这些资源国也开始比放水。”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乾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就连非传统意义上的出口方中国也开始出现“净出口”的现象。

      海关总署11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0月份中国进口成品油228万吨,环比下滑7.7%%;出口成品油314万吨,环比大幅增长46.0%。同时,10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409万吨,环比下滑12.7%;出口环节维持零出口现象。

      对此,刘乾认为,“净出口是企业的选择,然而原油作为战略资源性产品,在决策层还是有意引导市场在低位增加进口,起到稳定市场保障供应的作用。”

      欧佩克更看重份额

      在油价近四个月来的一路下跌中,欧佩克将于11月27日召开的会议格外引起市场关注。CMC市场研究公司首席策略师瑞克·史布那认为,“目前,欧佩克的行动是关键。价格的巨大波动意味着本次会议十分重要。”

      虽然内部分歧严重,但大多分析师预测,欧佩克在这次会议上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欧佩克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已经暗示,它们不太可能减少产量,而更看重在亚洲的市场份额。而利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提议减产控制油价下跌。

      以欧佩克为首的宽松供应将令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再下一个台阶。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倩称,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与否需要看原油脸色行事,目前在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外围背景下,“八连跌”几乎已成定局,预计11月14日24时下调幅度在100至130元/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