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版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从哪里打开构建亚太自贸区的矛盾之结
  • “就给这点东西,怎么好意思?”
  • 四年微博,
    荣枯一瞬间
  • 有必要重新检视当下的货币政策组合
  • 游资敢死队疯狂炒新:
    有多少涉嫌操纵?
  •  
    2014年1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从哪里打开构建亚太自贸区的矛盾之结
    “就给这点东西,怎么好意思?”
    四年微博,
    荣枯一瞬间
    有必要重新检视当下的货币政策组合
    游资敢死队疯狂炒新:
    有多少涉嫌操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哪里打开构建亚太自贸区的矛盾之结
    2014-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由于APEC仅是区域性论坛组织,所签署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所以,本次北京APEC会议批准的亚太自贸区路线图虽说是个全新突破,但接下来也只是围绕路线图落实FTAAP的信息交流机制,即还只能解决FTAAP“做不做”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矛盾之结并非完全不能打开,关键还在FTAAP未来的路径依赖。作为第三条道路,TPP和RCEP的合并从而架起通向FTAAP的桥梁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锐

      本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批准了亚太自贸区(FTAAP)路线图,标志着FTAAP的正式启动,意味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APEC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构建自由便利的贸易体制与机制,特别是当八年前的越南河内会议正式将亚太自贸区概念写入联合宣言时,APEC成员国更已看到了彼此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曙光。之后,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18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不仅敲定了有关亚太自贸区建设具体措施的合作基调,而且通过了《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途径》。作为为北京第22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热身,今年5月在青岛举行的APEC贸易部长会议同意在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委员会建立推进亚太自贸区“主席之友”工作组,由中、美联合担任工作组主席,以求多年的宏大愿景由务虚转为求真务实的具体行动。

      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区域贸易协定,APEC各成员国的跨国贸易受到极大的成本约束。以欧盟为参照,APEC各国企业进出口成本要高出欧盟25%以上甚至更多,过去10年,欧盟内部贸易总量攀升至65%,而亚太区域内贸易规模仅上升50%;不仅如此,APEC成员国还时常发生技术壁垒、反倾销和保护性措施等贸易摩擦与纠纷,仅技术壁垒和保护性措施在最近三年就分别增加了80%和48%。这种贸易生态显然与APEC所追求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之宗旨完全相悖。

      更为紧要的是,除了美韩自贸区、东盟10+3、美澳自贸区等55个已成型的自贸协定(FTA)外,亚太地区还有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等数个自贸协议还在谈判中,同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两个次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简单地匡算可知,APEC的21个成员平均每个商谈了两个以上的自贸协定。这种碎片化的区域合作方式,必然使企业面临着繁琐复杂的规则认知,比如泛滥的原产地条款会使同一产品面临不同的关税税率,同时推高企业贸易成本和监管成本。

      与双边或多边的FTA以及RTA完全不同,FTAAP无疑具有更大包容性,除了APEC成员国之外,包括印度在内的APEC体系以外的国家也会被吸纳FTAAP体系中来,不仅能阻止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进一步分割化和碎片化趋势,而且能使现有的FTA和RTA殊途同归。质言之,FTAAP完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飞跃。根据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发布《区域国家2014—2015年度报告》预测,到2025年,TPP的出现将为全球经济新增2230亿美元产值,RECP的贡献将高达6440亿美元,而如FTAAP能达成,将给全球经济带来2.4万亿美元红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APEC仅是个区域性论坛组织,并非政府间谈判机构,APEC会议上所签署的协议就不受法律保护和约束,由APEC来倡导与推动的FTAAP,其前行脚步和预期成果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准。正是如此,本次北京APEC会议力推的亚太自贸区路线图虽说是一个全新突破,但按中国商务部的官方解释,接下来也只是围绕路线图落实FTAAP的信息交流机制,即APEC还只能解决FTAAP“做不做”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APEC的21个成员体广布于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等分散的地理空间上外,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制度设计以及文化与宗教信仰直至领土归属,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争议与差异或者分歧。更棘手的是,APEC内部还存在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及区域规则主导权的激烈竞争。基于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由美国主导的TPP被视作美国谋取亚太地区话语控制权的最重要步骤,为此,TPP带有明显的“去中国化”色彩。因此,人们担心的是,此时中国急推FTAAP,会让美国感到大有与TPP迎面而来之风。由于APEC的不少成员国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国而在政治上紧贴美国,因此,美国对待FTAAP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立场,从而给FTAAP带去诸多的不确定性。

      当然,矛盾之结并非完全不能打开,关键还在FTAAP未来的路径依赖。现在看来,TPP落地肯定要比FTAAP早得多,不仅其许多探索可用到FTAAP之上,而且还能以TPP为核心基点去扩容,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接纳中国进入TPP或中国有加入该贸易协定的主动要求。另一个路径依赖就是RCEP。这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的、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协定。按时间表,东盟希望RCEP能在明年底之前完成谈判。从成员国数量上看,RCEP要超过TPP,且覆盖了全球约二分之一人口,经济总量也将超过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如建成,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RCEP为核心基点扩容催生FTAAP落地更具可行性。但问题是,RCEP之内没有美国,这使RCEP走向FTAAP的几率大大降低。

      作为第三条道路,TPP和RCEP的合并从而架起通向FTAAP的桥梁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方面,参与TPP谈判的12个成员国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也在参与RCEP谈判;另一方面,除了有更多同类项外,RCEP推动的是以传统自由贸易利益为基础,通过继续降低关税和拆除非关税壁垒、加强互联互通、协调原产地规则和海关措施等正面清单为主,而TPP则以国内外规则标准化即实现更高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等负面清单为导向,两者互相补充就可构成一个完美的自贸协定整体框架。相关研究表明,到2025年,TPP与RECP 合并而成的FTAAP将为亚太带去1.92万亿美元年收益。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