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研究所 屠骏
沪港通的启动刚好契合了A股市场内在的结构周期演变趋势。四季度行情映射未来走势,天量即将变常量——一轮指数型慢牛正向我们走来。
转型中段痛并快乐着
10月份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依然回落,表明经济仍有下行压力。房地产行业拖累投资增速下滑依然是“痛点”,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同比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以及就业形势稳定等 “快乐点”却在上升。而且,市场普遍预期,国家或主动下调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至7%。在此背景下,结构调整痛并快乐着,可以预见2015年只要尾部风险可控,市场对于经济的关注焦点将从“痛点”转向“快乐点”,很少会再有人会为了GDP增速的小波动去主动做空。
与市场主流观点不一样,笔者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就认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并非刚刚开始,而是已经进入了中段。从草根角度看,福布斯排行榜的行业分布以及社会财富聚焦点,都已经很清楚地对此进行了诠释,更何况 “快乐点”数据已经出现上升趋势。因此,对于走在预期前面的金融市场而言,经济转型进入中段之后,金融市场的主流机会将转向盘活存量、传统复苏的大战略。
每年的四季度市场特征其实都映射了来年的市场预期,其中各研究机构在四季度先后出笼的年度策略更推波助澜这种预期。当四季度预演未来、契合市场内生性结构周期演变趋势时,四季度预演将成为新一轮结构行情的开始。今天在这个时点开启的沪港通交易,短期涨跌并不重要,因为其积极意义或许并不在本身,而是在为更多的“互联互通”打开了一扇门,更是为市场对大盘蓝筹股复苏打开了一个预期通道,因为后面还有深港通、T+0、 A股纳入MSCI等预期。这个预期通道就是指数型牛市的逻辑通道。
天量变常量的慢牛
11月11日沪深两市在“二八”分化中爆出5700亿的历史天量。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成交金额峰值,不具历史可比性。理由有三点:1、与6000点历史价格峰值相比,宏观月度M2供应量体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是39亿元,现在是119亿元;2、与6000点历史价格峰值相比,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体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是8万亿元,现在是25万亿元;3、根据中登公司公布的活跃账户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交易活跃度还不及6000点历史价格峰值时的30%。
此外,我们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认为,明年成交金额增长将来自五方面的驱动:居民资产配置转向、外资增配、场内资金迁徙以及信用交易与T+0。所以说,天量将变常量的判断在逻辑上是大概率事件,也是大盘蓝筹股活跃的基础。
不过,从笔者长期跟踪研究的M2/流通市值的演变趋势看,上一轮2005-2007年井喷型牛市展开前夕,M2/流通市值高达25以上。资金推动的动能属于火山爆发前憋不住的状态。而目前M2/流通市值也就在5左右的常量附近波动。即使考虑到2015年年中A股可能纳入MSCI带来的外资增配,也难以展现2005-2007年井喷型全面牛市盛况。所以笔者判断,2015年依然是结构性慢牛行情,只不过人们习惯上将大盘蓝筹股主导的指数牛市称为牛市而已。
在牛熊颈线位买进指数型标的
纳入MSCI指数后,一年时间里,我国台湾股指上涨40%,市值增长了27%;三年时间里,韩国股指上涨65%,市值增加了79%,交易量上升了153%。上述国际化大门打开后新兴市场的表现,是沪港通打开预期通道的重要体现。而沪港通之所以能成就A股市场打开新篇章,关键是沪港通刚好契合了A股市场内在的结构周期演变趋势。
目前大盘在市场公认的牛熊颈线位沪综指2400-2500点区间波动,是再正常不过了。预期已经走在前面,未来市场预期3000点都算是比较保守的目标位,目前2400-2500点下方谁会去杀跌呢?所以,目前笔者的策略建议是,以金融指数(399240)为本轮指数型慢牛的领先标的,在沪综指2400-2500点区间波动中踏踏实实增仓指数型交易标的,如分级基金、股指期货多单等。而针对指数型慢牛的蓝筹alpha机会,则存在于金融(券商)、“一带一路”、中国优势制造等三大板块中。受资金挤压影响,新兴产业小盘股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局部机会仍在,但其中期稳定性会显著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