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私募直呼“钱来了”
  • 国债期货大幅反弹
  • 中小险资或借道进入香港市场
  • 华润元大A50基金受捧
  • 投行力推
    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
  • 沪港通遇冷 蓝筹股领跌
  • 回归震荡缓步上涨常态
  • A股已跨过牛市门槛
  •  
    2014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私募直呼“钱来了”
    国债期货大幅反弹
    中小险资或借道进入香港市场
    华润元大A50基金受捧
    投行力推
    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
    沪港通遇冷 蓝筹股领跌
    回归震荡缓步上涨常态
    A股已跨过牛市门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直呼“钱来了”
    2014-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创势翔10分钟大卖逾2亿,不少产品频现一日售罄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张亦文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用此来形容近期私募基金发行节奏再适合不过。近半年来,私募发行不断上演各种发行“神话”,从新晋私募半年发行7只产品,到明星基金经理产品一日售罄,再到本月17日创势翔10分钟大卖超2亿。股市赚钱效应的显现,让私募权益类产品发行市场异常火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从政策面到经济面,都让股市具备了长期向好的条件,各路资金纷纷涌入。而近期市场调整更是为布局来年提供了有利时机,私募纷纷加快了入市步伐。

      

      私募直呼“钱来了”

      记者获悉,当下私募产品受到资金追捧,私募基金发行频现一日售罄。17日,创势翔通过券商渠道发行的一只新品,不到10分钟就发了2.4个亿。此前“医药一哥”姜广策的德传医疗基金开放申赎,一天净流入资金就超过2亿。

      事实上,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的显现,今年以来不少私募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国内一线私募朱雀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过百亿,年内新晋成立的公司不少规模已经突破十亿。同安投资,今年3月成立,目前产品规模已经超过10亿。6月份刚刚成立的巨杉资产,短短数月间已经发行7只产品。

      六禾投资董事长夏晓辉,创立私募10年整,今年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钱来了”。他透露,目前各方资金对资本市场关注度都很高,实业、信托资金都在不断涌入股市。

      “年初就有这种感受,目前应该还只是开始。”俗话说,投资要站在风口。夏晓辉坦言,“未来十年私募可能是最大的风口。”

      

      看好新兴产业与并购机会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十年一遇的牛市已经悄然临近,目前正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这种牛市迹象既包括上市公司股东不断通过定增增持自家股份,也包括明星公募基金经理不断流失,自己“下海”成立私募公司蔚然成风。

      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离职人数已经超百人,不少基金经理如原汇添富投资副总监齐东超、“公募一姐”王茹远在离职后火速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

      而随着近期市场的调整,更让基金经理感觉是建仓良机,加快了发行产品的节奏。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私募基金密集发行新产品,上周成立的127只私募基金中,有117只属于股票型产品。这些产品中部分是和银行合作的结构性分级产品,也有不少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不少私募认为,此前市场大盘股起舞,很多新兴成长股遭到错杀,目前正是布局的良机。看好板块包括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国产化、核电、土地流转等。此外,年末年初高送转题材大概率会被炒作,也将为投资带来确定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