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4:新闻·市场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让地炼在阳光下成长
  • 原油进口权放开在即
    地炼逆境求生
  •  
    2014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调查
    让地炼在阳光下成长
    原油进口权放开在即
    地炼逆境求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让地炼在阳光下成长
    2014-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姜隅琼 ○编辑 秦风

      

      围绕胜利油田、渤海海岸线,密集分布着一批独立炼厂。作为中国民营炼厂中最重要的一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山东地炼。

      从出生第一天起,油源问题就伴随地炼左右。如果当地企业一直把“油源很快放开”当作救命稻草,那么山东企业大抵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在监管规范化、市场逐步放开之后,昔日夹缝中生存,一有缝隙就野蛮生长的状态必将回归到阳光化发展常态。

      先监管,再放开

      有意思的是,民营石油行业曾被预言过种种消亡的可能性,国有石油公司垄断、国家整顿规范行业、国际油价上升、淘汰落后产能、油品质量升级。经历了2000年的行业洗牌考验,2009年肇始的税收清查,一轮接一轮后,地方炼厂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数量增至占全国的1/3。2013年,山东地炼中有6家企业入围民营企业500强。

      民生银行能源投资处负责人认为,大家都在说地炼利润不好,污染高,这么多年过去了,地炼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发展壮大,肯定有他的理由。

      “在我们债权方看来,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SIAEnergy能源咨询机构在《中国地炼生存秘笈》一文中就总结出地炼十一招,包括做大规模、油品质量达标、联合地方政府、定位空白市场、梳理自上而下的产业链等。

      上证报记者通过私人关系、官方渠道多方联系不下10家企业,想与炼厂取得直接联系,反馈均是害怕媒体,判断“风口浪尖再发声可能引发垄断集团更大反弹”,最终只有一家接受采访,而这与数年前民营油企配合媒体、直言敢谏形成鲜明对比。

      本文开头的机构人士就对记者直言“来的不是好时候”,“眼下这个当口,炼厂忙活着如何应对税务局那帮伙计们,很多事情盖都盖不住”。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朱春凯表示,中国逐步完善炼油行业的监管政策,近期频繁下发的文件中与税务相关的文件居多,且这些税务监管对地炼影响颇大,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据了解,部分地炼企业因税务监管利润大幅缩水,个别企业甚至难以为继。另一家机构的分析人士也认为,当前山东的工作重点在税收整顿,下一步才是考虑改革和市场逐步放开。

      深思转型升级

      山东省日前也下发了《山东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延长产业链”,并研究制定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芳烃布局及建设方案。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向记者介绍,要求规模较小的装置,一次加工能力小的企业优先转型,转向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不发展炼油。“不用行政手段,靠市场调节,企业老板都聪明得很,哪个化工小品种价格高就做哪个,紧跟市场热点,转得很快。”

      不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转型升级并没有想像得容易。尽管精细化工市场需求大、价格高,但由于重资产行业路径依赖,主营收入仍在炼油。山东一家大型炼化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发牢骚,公司2012年就看中投资1000亿的丙烯后加工项目,部分主设备已经发到现场了,因为土地手续没有下来,一拖就是两年,而现在橡胶价格已经不如前两年好了。

      另据透露,某排名前三的大型炼化企业近年大肆扩张,“物流、造纸、化工、房地产什么都做”,然而真实情况是,除了炼油维持微利,其余板块均亏损。

      在此前一场行业研讨会上,一些业内人士也给出更好的建议。四川省石油业商会会长曾国勇认为,过去民企主要集中在油气批发和零售终端市场,现在也逐渐向上游资源推进,如四川一些商会企业正在研制生产航空汽油和煤油,向创新和高新技术方向推进。

      浙江省石油业商会会长任文达则建议,民营加油站数量众多,资源像散沙一样,没有很好地整合,所以需要有人牵头,借助互联网建立电商网络,从油田、炼油到仓储物流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