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安瑞索思O2O创新营销 虚拟现实同步渗透
  •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产品规划部总监褚健:希腊市长追“星”提振信心 MG国内复兴计划展开
  •  
    2014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T2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2版:汽车周刊
    安瑞索思O2O创新营销 虚拟现实同步渗透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产品规划部总监褚健:希腊市长追“星”提振信心 MG国内复兴计划展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产品规划部总监褚健:希腊市长追“星”提振信心 MG国内复兴计划展开
    2014-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俞经民
      褚健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产品规划部总监褚健:

      希腊市长追“星”提振信心 MG国内复兴计划展开

      ⊙记者 吴琼

      

      希腊某市长自掏腰包请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国年轻人吃饭,这听上去像是个故事。然而在现实生活的戏剧性已经超出电影桥段的今天,故事发生的原因比想象中更传奇。

      “上汽乘用车公司的一个小朋友(年轻员工),做MG品牌的,自费到希腊旅游。当地市长知道后一定要请小朋友吃饭。”11月1日,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揭开谜底,道:“因为这位市长爱MG品牌,(小朋友)来自上汽的、且做MG的。市长很感谢中国人复兴MG品牌,希望能够继续做好MG。”

      也许在中国消费者眼中,MG只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自主品牌,而在MG的海外粉丝们看来,MG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品牌。如何在中国点燃MG这个国际品牌,是摆在俞经民和他的团队面前的难题,也是提振MG自主品牌的关键。

      11月1日上市的MG GT,成为上汽乘用车重塑中国市场形象的关键武器。上汽乘用车公司共推出1.4T和1.5T两个排量MG GT,共计9款车型,售价9.59万元至14.99万元。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表示:“MG GT是上汽中英团队倾情打造的力作,MG GT不但激活了MG品牌新的生命,为品牌注入了向上的能量,更将上汽乘用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产品时代。”

      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底气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乘用车公司产品规划部总监褚健。

      记者:MG GT进入的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MG GT凭什么从合资品牌、其他品牌中脱颖而出?有什么是人无你有的?

      俞经民:MG GT拥有什么别人没有的?首先,MG是国际品牌,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第二,在国内销量最好的细分市场中,谁是真正的GT?那些能够被称为“GT”的车型,必然要拥有GT车型的特质。无论从外形的GT范儿,还是它的“GT心”和GT精神。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在产品的性能分析,MG第四代全新的GT当之无愧。

      褚健:MG GT最主要的亮点是动力总成方面的突破,搭载了两款比较强劲的动力总成——缸内直喷发动机以及7速双离合变速器。和均价格10万元左右的许多主流车型(相比),这款动力总成在业内被公认为优秀动力总成系统。

      MG GT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极具英伦风范的外形。MG GT的外形设计是由MG英国团队历时4年设计的,其中蕴含了他们对MG品牌的深刻认识。另外,MG GT配备了令我们非常自豪的inkaNet4.0系统。inkaNet系统是上汽集团在4年前发布的一款智能车载系统。inkaNet4.0系统有很多高科技配置,也是市面上体验感最好的一款智能车载系统。如果用手机来比较,那么MG GT的配置丝毫不输于iPhone6。

      比如inkaNet4.0系统中有“语音自由说”功能,语音识别能力很强。无论是导航、听歌,还是寻找电台、加油站,甚至是控制全自动恒温空调,只要一句话就能轻松搞定,真正体现了驾驶时双手不离方向盘、双眼不离路面的安全行车理念。另外,全息3D导航可以主动规避拥堵,实现分钟级路径即时优化、精准行车时间预判、交通事故及障碍预告以及省时路径动态计算,平均每天可帮助驾驶者节省约20%的驾车时间。

      记者:好酒还怕巷子深。在MG GT上市前一个月,我发现上汽推出了一系列网络营销,做得非常有连续性,每天有一个新短片出来,为什么会采用这种网络营销的模式?

      俞经民:MG GT上市前,我们已经提前做了一系列内容上的传播。其实上汽乘用车的团队很努力,我们一直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连续性的内容,如何和大家沟通,如何形成有互动的感觉。我看过一本书叫《讲话的力量》,核心就是不在乎你讲什么,而在乎你交谈的对象听到了什么——消费者们听到了什么,对我们来说更重要。所以,我们要以连续性短片的形式,在网上不断沟通、互动。而不是今天讲发动机,明天讲车辆造型,后天讲历史,那只是我们单方面说。虽然做互动蛮辛苦,但效果好一点。

      记者:对这种新营销模式的效果,上汽内部如何评估?

      俞经民:10月10日,MG GT开始预订预售,11月1日正式上市时已经积累了3000个订单。上市后最终售价推出,经销商反馈很积极,我们更有底气了。MG GT是我们的主销车型,也是填补细分市场空白点的车型。在国内这个细分市场上,MG GT是唯一一款有运动代表性的车,并且一上市就上两款涡轮增压车型,没有第二家这么做。

      记者:从营销推广上分析,上汽乘用车在网络上投入的力度较大。即使算上和一嗨租车、易车网的合作,也是双赢的创新,你们的预算也不大。与竞争产品(尤其是合资品牌)砸巨资做微电影、冠名等方式相比,上汽乘用车怎么可能做到预算不大、销量大?

      俞经民:你是担心上汽乘用车公司钱不够多,担心我们因为销量不够大、收入不够多,所以没有那么多钱投入?但(事实上)上汽集团有实力,愿意在自主品牌上投入。上汽集团是国资控股的企业,有责任助力我们实现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中肯定有中国工业梦,中国工业梦肯定是汽车强国梦,因此自主品牌汽车必须做好。要做好自主品牌,需要实现国际化的品牌效益,需要为目标客户带来真正好的体验。

      为什么在网络上营销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沟通环境,完全不同于三、五年前。现在,互动信息更强、体验更差异化。在这个互联网的年代,粉丝的力量不可低估。我们会充分挖掘MG的历史资产、发挥MG粉丝的作用。比如,在全球,没有几个品牌像MG这样有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MG俱乐部。明年是MG俱乐部85周年,届时全球的MG俱乐部将会回到中国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