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实战港股通:如何通过网站
    查询港股通交易相关信息
  • 互联网金融:从争议到共识
  • 电子产业国家队“深耕”网络安全
  • 互联网大佬们的自我革命
  •  
    2014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实战港股通:如何通过网站
    查询港股通交易相关信息
    互联网金融:从争议到共识
    电子产业国家队“深耕”网络安全
    互联网大佬们的自我革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联网金融:从争议到共识
    2014-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邱江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以重建者的姿态,不断向传统金融业发起了渗透和冲击。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企业则高调倡导与实践“网络化”、“电商化”,掀起一股金融互联网化潮流。互联网与金融是颠覆还是互补?如今各方对此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争论的焦点已从分歧转变为共识。

      11月20日下午,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与金融:促进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分论坛上,围绕着上述的话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樊爽文、腾讯公司集团微众银行行长曹彤、平安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等诸多业界巨头进行了智慧碰撞。

      计葵生认为,融资分为多个层次,首当其冲的是交易所等融资平台,其次是每个省都有一个融资平台,再下面是互联网金融。除了直接融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与传统金融进行合作增加流动性等,有助于三分之二的非标金融资产流动起来,这对于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传统银行的代表,樊爽文指出,互联网金融消除了金融抑制和推动了金融自由化。

      显然,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两者之间的互补成为业内大佬的共识。而当初互联网金融刚兴起之时,业内对两者是融合还是颠覆存在着明显的争议,更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未来在利率市场化下,互联网金融将会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变革,或许一些银行将不复存在。

      互联网金融未来将走向何方?曹彤认为,以交易所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以及与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模式,在制度等各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缺失,基于此,诞生了互联网的融资模式,而通过互联网融资的效率将远大于上述两种融资模式。

      曹彤还称,另一方面,以银行与交易所为代表的融资模式是无法满足我国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的,因此以互联网为主的融资模式,在中国会取得大发展。曹彤透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注册企业达到1800万家,3倍于美国企业;中国的个体工商户近5000万个,2倍半于美国。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风险防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会场上,有外资银行人士质疑:国外一些较大的银行在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时非常谨慎,项目筹划周期也较长。反观国内互联网银行,并未如此谨慎,很多业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

      事实上,监管层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王欧表示,自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之初,作为监管部门,证监会就一直在关注可能的潜在风险点。未来,平台、投资者适当性安排、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反洗钱等多个方面都将成为监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