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经济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 全球公共产品新体系建设中
    中国保险业的担当
  •  
    2014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上证观察家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上证观察家
    经济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全球公共产品新体系建设中
    中国保险业的担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公共产品新体系建设中
    中国保险业的担当
    2014-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保险是一种基于市场规律的社会慈善机制,因此,它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在全球公共产品建设的新框架中,中国的保险业应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球公共产品新体系的建设中,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性的考验在于能否把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和赞同,能否让中国的原则被广泛接受为国际性的标准。

      □陈雨露

      

      全球公共产品指的是有很强的跨国界正外部性的商品、资源、服务和规则,比如说国际贸易规则、金融稳定、地区和世界安全、全球公共卫生等等。通常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知识实力强大的世界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是全球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公共产品体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是国际政治关系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二战以后,美国作为主要的超级大国,向全球提供五大公共产品:一是维持全球重要地区政治均衡的态势,二是建造和维护国际规则与制度,三是维持开放稳定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四是保护国际公共安全,五是充当主要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召集人和调停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对《纽约时报》记者说,中国是全球公共产品的搭便车者。言下之意是说中国没有尽到大国的责任,没有为全球公共产品作出应有的贡献。实际上,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往前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全球公共产品需求迅速的上升以及大国实力相对的下降,全球公共产品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失衡,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六大严重不足:一是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二是世界性的传染病控制的迟缓,三是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四是气候变化应对不力,五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六是全球准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新的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体系正在发生两个重要的新变化:一是随着新兴国家整体的崛起,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方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二是全球的互联网等基于市场规律的准公共产品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体系中更有效率的崭新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原则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比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作为第二名的主要调停人,对全球金融的稳定和经济复苏功不可没;比如,中国应对危机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使得中国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比如,人民币国际化得以迅速发展,并不是中国对世界的威胁,而恰恰是中国因应了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公共产品内在的急迫的需求。

      所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蒙古国的时候演讲说,欢迎大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是搭快车也好,还是搭便车也好,我们都热烈地欢迎。

      

      保险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一流的国家一定是拥有提供全球保险公共产品能力的国家,保险是一种基于市场规律的社会慈善机制,因此,它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在全球公共产品建设的新框架当中,中国的保险业应当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中国保险业应面向未来,通过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来促进中国在全球提供更多的金融稳定产品、地区和世界安全产品以及发展的动力。

      第二,提升在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中拥有监管规则的话语权,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第三,积极参与全球贸易环境下的供应链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促进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通过在国际共保组织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全球跨国公司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员工福利保障计划,来推动全球跨国投资的发展。

      第五,通过大幅度地提升中国再保险业的资本金和准备金的实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突发公共事件的分保业务,为国际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实践、社会安全事件、气候变化甚至恐怖主义等带来的巨大风险,提供保险产品,为国际公共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六,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服务保险,汲取197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不断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提供有力的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机制。

      第七,“一带一路”建设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也将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的合作共赢的公共产品之一,中国保险业应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充当这一公共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在全球公共产品新体系的建设中,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性的考验在于能否把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和赞同,能否让中国的原则被广泛接受为国际性的标准。

      我们相信,在这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保险业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本文根据其11月20日在中国保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