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新闻·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百视通吸并东方明珠
    上海文广整合大戏揭幕
  • 沃尔核材董事长持续减持 或为再举牌长园集团“筹资”
  • 天宝股份定增8亿偿债补血
  • 受累“代持门” 北大医药重组被中止审查
  • 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
  • 福建证监局举办内幕交易警示教育展
  • 恒生电子邀一财、阿里3.9亿增资聚源
  •  
    2014年1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公司
    百视通吸并东方明珠
    上海文广整合大戏揭幕
    沃尔核材董事长持续减持 或为再举牌长园集团“筹资”
    天宝股份定增8亿偿债补血
    受累“代持门” 北大医药重组被中止审查
    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
    福建证监局举办内幕交易警示教育展
    恒生电子邀一财、阿里3.9亿增资聚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
    2014-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一蕙 李兴彩 ○编辑 邱江

      

      420.5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建设的632米上海中心大厦……这些“上海高度”都出自于同一家建筑商之手,即上海国资旗下的上海建工集团。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和中国基建“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上海建工有怎样的设想?将如何深化改革?“其中一个基本的想法是,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上海建工。”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借力资本市场

      作为一家已完成整体上市的企业,上海建工在整体上市之后取得了诸多成绩。数据显示,整体上市后,上海建工的营业规模跨上了“千亿平台”,实现了年均“百亿增长”。集团在国际最权威的2014 “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排名中跃居第11位,比整体上市前整整提升了18位。

      但是,“千亿台阶”之后,如何更上一层楼,是摆在上海建工面前的一个课题。上海建工在上海国企分类中属于完全竞争类企业,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上海建工在提高竞争力方面,如何寻找到更市场化的切入点呢?

      “首先,上海建工虽然已经是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但国有股比例还比较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内乃至国际的资本市场,发展上海建工。”11月20日,由新华社上海分社与上海市国资委共同主办、上海农商银行支持的“对话上海国企领导”访谈中,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告诉记者,看似仅仅是资本上的运作,实际上是对企业的运营方式、内部管理结构等各方面也会产生变化。

      其次,上海建工的目标是成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我们现在也在培育自己的能力,首先是规划设计的人才队伍,没有这个能力,就很难说自己是全生命周期;第二,从建造商的角度来说,提高总承包能力;另外一个是在后端服务上。” 徐征说。

      他同时指出,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技术手段的提高,为企业发展成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创造了很多条件,为完成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不过,企业内部机制等方面还有改善的必要。“同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市场做一些对接,寻找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徐征说。

      “组团”出海

      谈到“走出去”,徐征首先给记者介绍了上海建工最近承建的两个国家援外项目:援汤加综合办公大楼和援肯尼亚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事实上,近10年来,上海建工已在20多个多国家和地区建造了141个项目。

      上海建工不仅要“走出去”,还要逐步“走进去”。上海建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项目,而是稳定的海外区域市场。现在,上海建工已经形成了柬埔寨、特多、厄特3个初具规模的比较稳定的海外根据地。

      “未来,我们可能还会扩大到5-6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市场点,进而辐射到更大的市场。”徐征充满自信地表示。上海建工与当地、国际同行都开展了积极的合作以寻求“走进去”,在绘好“中国名片”的同时给当地带去就业、先进管理和技术。“上海建工已经覆盖厄特市场份额的80%,合同金额达到5亿多美元,并且成功辐射到肯尼亚市场。”

      除了顺应国家“出海”战略,继续深化走出去,徐征还提到“组团出海”。徐征透露,上海建工正在积极跟上海的国资商谈“组团”走进海外市场,发挥上海国资的整体优势,寻求“产业集群”效应,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同时发展自己。

      上海建工超前地意识到自己取得的海外市场不仅是建筑市场,更可以将上下游产业的企业聚集,带来“产业集群”效应。徐征给记者展示了一个数据: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中,每发生一笔工程费用,对国内建材、设备等相关产业能产生4倍的拉动效应。

      “建工已在外经营多年,拥有很多的商业机会,合作可以为其他国企、为建工带来更多的发展。”徐征如是表示。

      事实上,上海建工已有了“组团出海”的成功尝试,在厄特与水产集团成功合作,也与华为合作过。“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与百联、锦江等的海外市场合作。”徐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