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
央行在上周五宣布降息,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调结构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耐人寻味。此前,央行动用了多种数量型工具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效果不彰。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CPI、PPI都在历史低位,采取降息措施,时机恰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对储户、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利益得失上的考虑是不同的。相对来讲,银行的息差将会减少,经营压力将有所加大,而储户的利益得到了尽可能的照顾。降息之后,是不是还会降准?值得观察。
——亚夫
■2014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罕见地大幅下调贷款利率,是央行希望一步到位,减少降息次数的表现,不给市场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降息凸显决策层保增长的决心。
■利率的调整涉及企业、银行和储户的利益再分配。贷款利率的调整可以看到决策层决意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坚定意志,存款利率的调整则体现决策层捍卫存款人利益的良苦用心,而不对称的操作反映出监管层促使商业银行让利给企业和储户的政策导向。
■预计利率政策将会稳定一段时间,至少当前的政策初衷如此。与价格工具相比,央行可能会比较快地动用数量工具。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投放是永久性的,而且政策执行过程公平透明。所以我们推测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本位,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将逐步被启用。
■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行,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开始逐渐暴露。无论存款利率是否上浮到顶,0.4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的下调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可以预见的是,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将会大幅放缓,原本两位数利润增速的银行可能会降到个位数,而原本就个位数增长的银行将可能出现负增长。
□赵幼力
2014年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贴出公告,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告主要内容包括: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本报告旨在分析此次降息行动的背景、特征,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此次降息背景:
凸显决策层保增长决心
2014年10月份中国经济延续弱增长和低通胀的格局。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7.7%,CPI同比增长1.6%,全社会融资总量只有6000亿出头,前十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跌破16%。10月官方PMI降至50.8%,创5个月新低。而几天前刚公布的11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跌至50的荣枯线,表明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此前,决策部门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频出政策,同时通过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这些举措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有限。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近来融资成本仍在上升:9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为6.97%,比6月份的6.96%略有上升。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上升7bp至7.33%,房贷利率上升3bp至6.96%。此外,9月份贷款利率上浮比例从6月份的69.11%上升至71.26%。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新的“融十条”再次聚焦融资难和融资贵,未料第二天市场利率全面上升,资金紧张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被迫延迟。
即便在经济增速下行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双重背景下,此次降息仍然出人意料。自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人民银行一直推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市场改革。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陷入疲软,要求人民银行刺激经济的压力与日俱增。
回顾历史,资产价格泡沫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教训,房价暴涨以及依赖房地产的经济不可持续,我们需要转向不依赖于货币刺激的可持续经济。因此央行一直不为所动,不愿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影响推行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措施。央行抵制了此前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等更宽松货币政策的呼声,因为此举可能激化本已严重的国内债务问题,影响经济转型政策目标的实现。
而且在当前的中国,官方存贷款利率和真实的市场利率已经出现较大背离。此次降息前,贷款基准利率只有6%,但市场上的融资利率动辄达到百分之十几的高位。正是因为银行体系内外的价差,资金试图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追求高额的回报,成为影子银行滋生与繁荣的沃土。央行对于资金的掌控能力大大下降,投出去的货币积累着M2的高存量,但始终不能到达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
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需要收窄银行体系内外的利差水平,吸引资金回流正规的金融体系,而降息无疑会进一步拉大这样的背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否降息关系到货币当局在某个时间段对改革与增长孰轻孰重的判断,而此次大幅度的降息无疑彰显出决策层保增长的决心。
此次降息特点:
保增长不忘促改革
此次降息行动有如下特点。
一是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二是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三是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并将贷款基准利率简并为一年以内(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个档次。
从贷款利率角度看,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吸引资金回流商业银行体系,增强商业银行资金供给的能力。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和简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利率的调整涉及企业、银行和储户的利益再分配。在此次的非对称降息中,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几乎相当于往年单次调整的两倍,可以看到决策层决意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坚定意志。而存款利率的调整则体现决策层捍卫存款人利益的良苦用心。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与调整前水平相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居民金融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将存款向理财等金融产品转移。
当下还将资金以银行存款形式保留的人,多数是年龄偏大、收入偏低,缺乏金融知识,不接触互联网金融的群体,让这样全社会的弱势群体来承担利息损失,支撑企业的低融资成本,维系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为经济增长做出牺牲,将会恶化收入分配的状况,无论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来衡量,都是不足取的。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持保留态度。从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看到“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的行为”这样的措辞。而此次大幅度地不对称降息,更加体现出监管层促使商业银行让利给企业和储户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因为身处高收益地位而受到广泛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层的政策。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行,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在这样不利的经营大环境下,再受到政策的打压,商业银行的经营将更加艰难。
货币政策趋向:
传统货币工具将逐步回归
在《央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人民币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中,央行一直强调降息不代表货币政策方向改变,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会改变。在答记者问中,央行再度提及一直力推的利率市场化,显示出央行对改革的态度。
如何能够避免市场对降息的过度解读,并形成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此打开的预期?我们的推测是,此次罕见地大幅下调贷款利率,是央行希望一步到位,减少降息次数的表现,不给市场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所以我们预计利率政策将会稳定一段时间,至少当前的政策初衷如此。
与价格工具相比,央行可能会比较快地动用数量工具。从大背景来看,今年货币领域出现新常态,前10个月新增外汇占款不到9000亿,扣掉1月份的4400亿以后后8个月累计不到5000亿。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不足,此时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乘数很有必要。
目前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在20%左右,也就是说银行的每一笔存款都要放五分之一到中央银行,这笔钱的利率是1.62%,比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还要低,大幅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也降低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小背景看,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融十条”,把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负债都算作存款,从而降低贷存比,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如果要把同业负债算作一般性存款,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补缴准备金。10万亿的同业负债意味着银行需要补缴2万亿左右的准备金。为了对冲准备金增加所造成的流动性紧缩效应,预计央行在不久的将来会推出降准措施。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9月和10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然而目前各类创新工具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不透明,拿到的讳莫如深,市场天天疑神疑鬼;二是不公平,各行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情况多有不同,用某些特定的业务标准(如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占比)来决定是否投放,有些银行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惠及;第三是期限短,导致银行有钱不敢放或是不敢放1年以上的长期贷款。
观察近来的金融数据,信贷结构短期化,靠票据融资冲规模,而且9月末的超储率更是创下2.3%的新高。相比之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投放是永久性的,而且政策执行过程公平透明。所以我们推测货币政策可能将逐步回归本位,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将逐步被启用。
净息差缩水考验商业银行经营能力
央行短短几百字的通知,令存款市场硝烟四起,商业银行纷纷挂出存款最新定价。从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的情况看,工农中建交招六大行一致将存款利率上浮1.09倍;民生、浦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将利率上浮至1.1倍;江苏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则将利率一浮到顶。降息后六大行的利率水平仍处在最低水平,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第二梯队,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市行则将整存整取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全部上浮20%。总之,存款定价的高低与各家银行的品牌知名度成反比,越是知名的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越低。
如果将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宽简单地视作付息成本的上升,那一定会得出商业银行都会视之为洪水猛兽的结论,但如果将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宽理解为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就可以理解很多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欢迎。因为相对而言,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相对较大,存贷比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能够凭借灵活的定价,将能够从大行手里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存款,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无论存款利率是否上浮到顶,0.4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的下调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理论上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但贷款基准利率还是银行和企业定价的起点。
在监管层三令五申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要求下,预计罕有上浮贷款利率抵消基准利率下行影响的行为。假定存款利率不受影响,贷款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意味着净息差收窄0.4个百分点,如果一家银行的贷款存量为5万亿,对收入的影响将是200亿,如果一家银行的息差水平为2.5%,则息差将会收窄16%。
可以预见的是,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将会大幅放缓,原本两位数利润增速的银行可能会降到个位数,而原本就个位数增长的银行将可能出现负增长。
随着各项金融产品的丰富和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负债成本的上升将是大势所趋。过于强调存款成本的控制,必将造成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的缩水。在基层调研的过程中,我行基层一线员工也表现出类股份制银行的心态,希望增加基层的定价权,提高存款的利率水平。可见在一线的竞争过程中,微观主体(网点、员工)所能享受到的宏观上的品牌红利是非常有限的,产品才是打破同质化竞争、赢得客户最主要的手段。
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必然会有较大规模的存款资金沉淀;给予存款产品更灵活的定价,表面上看是推高了负债成本,如果能够因此将资金留在存款账户上,与理财资金的成本比,仍然是在整体上降低了资金成本。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本文系团队研究成果,由赵幼力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