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信托100团购门槛升至万元 百元买信托神话破灭
  • 2020年上海
    建成国际保险中心
  • 先分立再收购 浦发银行拟控股上海信托近九成股权
  • “10元信托”10分钟内被抢光 信托宝会不会步信托100后尘
  •  
    2014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信托100团购门槛升至万元 百元买信托神话破灭
    2020年上海
    建成国际保险中心
    先分立再收购 浦发银行拟控股上海信托近九成股权
    “10元信托”10分钟内被抢光 信托宝会不会步信托100后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0元信托”10分钟内被抢光 信托宝会不会步信托100后尘
    2014-1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介绍,信托宝实际上是信托投资人将信托计划进行质押,然后按照使用计划,配合产品的时间进度包装成不同产品,通过互联网与投资者进行对接融资,并非拆标,从本质上是一种债权产品。

      推出该产品的高搜易CEO陈康称,信托宝跟之前因违反了《信托法》中诸多法律规定而被监管部门叫停的信托100完全不同,是个人对金融机构的一种融资模式,更为安全。

      ⊙记者 徐维强 ○编辑 张亦文

      

      享受信托的收益水平,投资门槛却从100万元拉低到10元。昨日,深圳一家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信托宝”的产品,再次向国内信托行业发起了挑战。在“10元买信托”充满诱惑性的口号之下,这一产品刚刚上线10分钟便被抢购一空。此前,信托100曾因突破监管底线而被叫停,而对于“10元信托”的模式,该平台称采取与信托100不同的模式,因而可以规避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风险。

      购买踊跃10分钟内抢光

      昨日上午10时,深圳的金融产品垂直搜索平台高搜易在网站上推出了酝酿近一年的一款产品“信托宝”,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被哄抢一空。网站信息显示,当天推出的首批产品共分三期,全部为三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3%和10%,总共有166名客户投资购买。根据计划,第4期产品将在12月1日启动抢购,产品期限3个月,年化收益为9%。记者注意到,昨日尽管抢购踊跃,但总量却相对较少,三期成交总额仅为60万元。对此,高搜易CEO陈康表示,首批的额度比较小,是先进行下尝试,等做一段时间再放大规模。

      “10元买信托”,从字面上看与此前被叫停的“信托100”非常相像。但陈康表示,两者在模式上有着完全的不同。信托100只是将信托产品进行简单分拆,然后卖给众多投资人,这种做法违反了《信托法》中“合格投资人限制”、“信托产品不能分拆转让”以及“不能集资转让”等诸多法律规定,因而被监管部门叫停。但他们此次推出的信托宝产品,实际上是信托投资人将信托计划进行质押,然后按照使用计划,配合产品的时间进度包装成不同的产品,通过互联网与投资者进行对接融资,并非拆标,从本质上是一种债权产品。

      陈康表示,相对于P2P的“个人对个人”模式而言,这种属于“P2F”,即person-to-financial institution,是个人对金融机构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更为安全,因为融资人是正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不但具有完整的风控措施,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安全性高于一般的P2P产品,而且投资收益也不低。信托资产就是一个好的安全标的,也是未来P2F的重点发展领域。

      不同于信托100进行拆分

      “在目前的规则下信托产品的流转只能一对一,不能一对多进行转让,否则就是非法。”陈康称,他们目前也只能从这方面入手,而不是采取分拆的形式。对于外界猜测其可能采用LP形式进行运作,陈康明确予以否认,他表示以LP形式需要有20%的所得费用,这将直接拉低产品收益。但不排除未来会引入这一形式,如发行契约型基金就可以采用。

      在陈康看来,信托宝出现像信托100那样被叫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据介绍,高搜易已经与多个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合作,研究规避相关的法律和制度风险。而且陈康认为,信托宝有实实在在的对应标的,有具体的信托计划产品,是经得起监管部门的推敲。

      甚至在陈康看来,这种模式还进一步降低信托投资的风险。目前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被逐渐打破,而地产信托、矿产信托等领域也出现了兑付风险步入雷区。陈康认为,单个信托产品可能会有风险,但投资者可以在大幅降低门槛后投资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不同的信托产品,通过分散从而化解风险。

      信托流转瓶颈亟待解决

      尽管信托宝的未来前景和命运尚未确定,但确实指向了当前信托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信托受益权的流转问题。信托产品由于投资门槛高、投资期限长所导致的流转难状况,去年年底平安信托首次推出业内标志性创新举措,试水信托质押业务,借以解决信托客户流动性困局。此后也有包括华宝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跟进,但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信托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推出初期门槛设定较高,如平安信托设定为在公司存续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因而多数客户无法覆盖,另一方面信托公司的流转是挂在自己的网站,只能依靠以往的存量客户一对一转让,而大多数信托公司只是信息孤岛,即使挂出来也很难成交,无法顺利解决客户需求。

      信托流转困难的现状,也需要引入第三方来施以援手。陈康透露,在合作的多家信托公司中,各家推荐过来的有转让需求的信托产品就已经达到2000万的规模。对此,某信托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很多客户存在转让需求,因而这对客户是一种增值,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也欢迎这一形式,对他们自身的信托业务也不会带来冲击。信托公司唯一有所担心的,是第三方机构将产品描述为他们公司的产品,利用信托公司的名义“招摇撞骗”,这会对信托公司的名誉带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