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绝不能因为降息而使原有发展模式复归
  • 信用黑名单岂能“中看不中用”
  • 内地与香港可否联合组建证券法庭
  • 资本市场的恒久法则
  • 地方融资平台靠什么再造新机制新动力
  •  
    2014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绝不能因为降息而使原有发展模式复归
    信用黑名单岂能“中看不中用”
    内地与香港可否联合组建证券法庭
    资本市场的恒久法则
    地方融资平台靠什么再造新机制新动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绝不能因为降息而使原有发展模式复归
    2014-1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央行这次降息,是在经济增长可能滑出底线,民间投资难当大任,改革和结构调整渴求有良好经济环境多重压力下不得已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之道,还是在逐步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同时,改革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互联网金融,这些才是适合非国有经济的融资形式。而国有银行也需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推进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全风险定价的贷款发放机制。

      □李宇嘉

      上周五的央行降息不仅意外,而且还大有玄机。存款利率名降实平,意味着资金来源端成本没有下降,而如果资金供给端成本降不下来,央行发言人“此次降息旨在缓解融资成本”就很难理解:如果意在弥补基础货币缺口,降息似该需降准等数量化全面宽松政策配合,但央行的微博在降息后即称“货币政策没有转向”;如果意在增加信贷供应,缓解房地产和就业下滑的压力,但没有“四万亿”的政治任务,再加上贷款利率已市场化,以压缩存贷利差的降息也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

      如此看来,央行这次降息的苦衷和用意并不简单,并非像近几天炸了锅式样的 “全面宽松通道开启”、“缓解房价下跌预期”、“解决融资难与融资贵”、“应对IPO冻结资金”等热门观点所能概括。可以说,旨在全方位降低融资成本的“融国十条”是此次降息的导火索。“融国十条”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影子银行的同业借款计入存款(其他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口号已喊了多次,短期内难以见效),而超过10万亿、占银行负债比20%左右的同业拆借一旦纳入存款,意味着短期内要缴纳2万亿准备金,银行“惜拆”情绪浓厚,再加上IPO冻结资金的冲击被放大(证监会一再申明不会集中放行IPO),市场资金顿感紧张。

      事实上,为降低融资成本和规避去年6月的“钱荒”,央行今年以来在公开市场上始终扮演资金净投放的角色,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非常充足、利率也不断走低,并不存在去年6月 “央妈狠心断奶”的情况。但为何市场会再度资金紧张(有舆论称之为一场小型的“钱荒”)呢?钱都去哪儿了呢?答案还是基建投资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但问题是,自去年以来,国家就一直坚定地实施去杠杆政策,为何会有银行资金仍投向这些领域呢?

      关键就在于:一方面,在“保底线”的压力下,基建投资在今年被委以重任,国家寄希望于“宽货币”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换取银行对城投债和基建贷款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务院10月7日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43号文),核心是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担保职能与融资功能。地方除了面对传统融资渠道(银行信贷、表外融资)收紧外,还需应对存量债务20%偿债高峰的到来。而新的《预算法》修订后,地方发债将取代城投债,市场对地方债不再那么感冒了。一时间,地方政府满世界寻求资金,而一直仰仗的银行贷款无疑是首选。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最擅长经营大型项目贷款,以土地抵押给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贷款被认为是风险最低的。为规避“非标”监管和紧缩地方债务新政,银行创设出诸如保函、融资租赁、股权投资、P2P等新的表外融资渠道,对接上述贷款需求,继续寻求刚性兑付下的收益。因此,尽管银行间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利率水平也一再降低,但银行融资还是淤积在地方融资平台和基建投资。同时,在过剩供应、经济增长减速大周期开启、国家防范楼市风险引发金融风险、防范房地产领域腐败的情况下,除资质房企和核心城市外,银行今年以来对房地产融资非常谨慎,这就是为什么央行、银监会从今年5月的“隔空喊话”到“9·30房贷新政”,再到10月国务院鼓励住房消费,商业银行或阳奉阴违或以高利率来缓冲风险溢价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和行业持续下行导致风险溢价上涨的行业,不止房地产,谈判能力有限、无抵押物的小微和民营私营企业也是如此。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陷入困境。

      一旦银行贷款投向预算软约束单位,存量资金盘活无望,对增量资金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在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下更是如此,而国有银行的预算也是软约束,问题便进一步恶化。因此,银行也在四处寻找资金来源。但是,央行在银行间市场不断净投放,带动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下滑,造成存款继续逃离银行,即便是理财产品也无法再大规模吸引存款资金留在银行,而是通过新的表外渠道去获得更高收益。

      于是,我们看到,贷款、社会融资、M2等资金供应10月在缩减。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融资事实上在增长,只不过因没有涵盖新的表外业务而没有体现在会计报表上。同时,融资环节还很多、资金成本仍在上升。从这个角度看,此次资金紧张状况与去年6月的“钱荒”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在经济增长可能会滑出底线,民间投资难当大任,改革和结构调整要由良好的经济环境下,降息是央行不得已的选择。

      本次不对称降息,事实上有两个最大的赢家,一是存量地方债务偿还压力减轻,地方政府获得喘息机会,二是房地产在企稳局面的基础上,后续回升将是大概率。前者将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形成对基建投资的支持,而后者将以城镇居民继续加杠杆的形式缓冲制造业去杠杆的冲击,两者共同服务于经济增长。

      至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诉求,这本非央行的定向宽松政策所能解决。须知,孱弱的民营、私营和小微企业,要靠财政建立贷款担保机构或补贴的形式,解决银行以高利率来对冲风险溢价。当然,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是个替代方法。但在当前的“新常态”时期,要打破垄断,打破“玻璃门”,逐步培养非国有经济的竞争力、盈利能力,让非国有经济具有与商业银行有对接的可能,降息是降低实体经济贷款高溢价风险的不二选择。

      但无论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之道,还是在逐步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同时,改革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开资本市场准入(如注册制)和民营银行准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互联网金融,说到底,这些才是适合非国有经济的融资形式。另外,新经济模式对于资金的需求,很大一部分要靠存量盘活来解决,不破不立。与去产能、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等正面渠道来破除软约束、盘活资金的同时,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推进国有银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全风险定价的贷款发放机制,倒逼银行主动抛弃旧模式。所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需要平稳的经济金融环境,所以,绝不能因为一次降息而重走不断妥协旧模式的老路。

      (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