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转型最强健“发动机”
  • 披沙录
  • 一位科学通人
    对宇宙和生命的思索
  •  
    2014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书评
    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转型最强健“发动机”
    披沙录
    一位科学通人
    对宇宙和生命的思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位科学通人
    对宇宙和生命的思索
    2014-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面多彩的镜子》
      论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
      (美)弗里曼·戴森 著
      肖明波 杨光松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读《一面多彩的镜子:论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

      ⊙毛志辉

      

      我是在地铁上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的。《一面多彩的镜子:论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通俗有趣,一点儿也不故作高深。全书的七个章节全部来自作者弗里曼·戴森的讲座,分别围绕宇宙中的生命这一主题展开,同时又自成一个独立话题,适合碎片化阅读。这本书无意于展示有关宇宙和生命的完整、统一的理论,而仅仅是以对生物技术、生命在宇宙中的命运、生物学与宗教之交汇等方面的思考,来强调宇宙呈现给我们种种方式,以及我们作为其过程的观察者和参与者,该如何对其做出回应。

      出生在英国、现年已九十一岁高龄的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大名,对许多读者而言应该不会陌生。很多人虽然未必知道他是量子电动力学的第一代巨擘,未必知道他是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费米、费曼、杨振宁等科学巨匠有密切交往的学术宗师,未必知道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几乎物理学领域的所有大奖,但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他的多本著作已被译成中文,如《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想象中的世界》、《反叛的科学家》、《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等。他的处女作《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甚至有两个译本,值得一提的是,邱显正的译本曾获得了2002年台湾吴大猷学术基金会颁发的首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

      与他的其他科学普及读物一样,这本《一面多彩的镜子》秉承了戴森一贯的写作风格。身为科学家的戴森,不仅有一支轻松流畅的优美文笔,还有一番将专业知识通俗化并深入浅出讲解的引人入胜的特殊本领。鉴于他所涉猎的知识范畴之广,每每占据学科领地的前沿,因而所议所论总让人折服。尤其对于那些普通大众往往认为高深莫测的科学原理,他也总能跳出无趣的说教,从社会、政治、哲学等多层面加以解读,给读者以醍醐灌顶之感,让人感觉科学原来竟是如此五彩斑斓。

      举例而言,在“关于科学与社会的一些异端思想”一章中,戴森自称是个“老异端”,他宣扬了自己的三种“异端邪说”。第一种,是他坚持认为有关全球变暖的各类大惊小怪被严重夸大了;第二种,是他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让气候变得湿润;第三种,是他预测美国待在霸主之位上的时间剩下不到一个世纪了。当然,对这三种观点,他都从生物学、气候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出发,在理论上都给出了他认为最合理解释,让人不由得不佩服他在各类学科之间轻松穿梭的那份自如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考与洞见。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博格曾说过的:“每当共识达成,就像湖水结冰一样,戴森都会不遗余力地敲碎冰层。”戴森的“异端思想”绝非哗众取宠,追求差异就是他的世界观。而他自己也承认“习惯于当少数派”,并寄望能从读者中产生出一两个“新异端”。

      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也是戴森笔墨倾注最多的,当数其对作为生命家园的宇宙的精辟阐释。戴森从几个一般性原理入手,解释了宇宙的演化。相变和共生是宇宙中秩序增加的两个一般性理由。他先用通俗的比喻,以物理学和化学的方式阐释了相变,又以生物学的方式阐释了共生;随后,他通过水、二氧化碳、太阳能源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分析讨论了宇宙膨胀,以及由引力结合在一起的物体的特殊热力学,如何导致宇宙中秩序的增加。宇宙的发生发展、生命的相变进化,在他娓娓道来的描绘下,显得那么栩栩如生、一目了然。在对“生命可以永远延续吗”的追问中,他从硅基生命谈到超人类条件,从物种起源谈到生命永续,并描绘了一幅遥远未来的图景——生命可能从整体上对宇宙进行改造和组织;而在对宇宙中其他生物的探寻中,他又用一种科幻式的写作,以其天马行空的思想、大胆新奇的想象,巧妙地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编织在一起,为读者带来了一阵又一阵脑力激荡。

      从信息领域的计算机、GPS、开源大会,谈到生物界的基因工程、DNA测序,从助听器传感原理谈到地幔的形成,从纳米技术谈到“黑云”,从质子衰变谈到全球变暖,从“绿色技术”、“灰色技术”谈到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从光的波粒二象性谈到宇宙中的柯伊伯带天梯……在这部薄薄的小书中,戴森可谓极尽了一位优秀科普写作者之能事。所有这些数据,原理,典故,趣闻,他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对如何理解生物技术对人类和道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在智识上理解生命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理解生物学在在这些和宗教上的影响做了极个人化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游于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等高端研究领域的科学通人,对宇宙中生命的思索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对于宇宙和生命,戴森是坦诚而满怀着敬意的。他的所有讨论,都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心态,来源于他几十年科学历程中的经历和反思,也来源于一位数学物理学家在从事天文学研究时的严谨和谦卑。天文学家往往有一种赶时髦的倾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奉过封闭的宇宙模型,而后又信奉过宇宙的减速膨胀模型、线性模型,最近则又开始相信加速膨胀模型……而戴森则秉着怀疑、探索的态度来认识宇宙和生命的本质。他相信,会有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会有巨大而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我们的认识之外。正如他在本书结尾所说的:“天上和地下存在的事物之多,也许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