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宏
⊙记者 朱贤佳 吴耘 ○ 编辑 谷子
“任何事情难以一步登天。”李春宏掀开杯盖,边往杯中注水边说,“投资者最关心‘一带一路’政策将如何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利润。我的回答是政策利好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就像这杯茶,需要慢慢浸润开。”
作为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春宏,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新疆,关心中哈物流对接的日常工作。对于公司未来承接“一带一路”政策的规划,他称“这既是公司发展的最直接利好,但也有很多现实的局限”。
本报记者就政策带来的利好与发展现实中面临的局限,日前与李春宏展开对话。
上海证券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上市公司将从哪些方面率先受益?
李春宏:政策利好的释放是一个“V型”的过程。未来两年,无论是地方、集团还是上市公司都将大幅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固定资产,因此公司利润未必会像想象中的大幅增长,或许从纸面上来看,还有一个下降的过程。
但在中期来看,随着江苏省推出的“六大行动计划”部署逐步到位,加上预期明年举行的江苏省沿海城市推进会有更多政策红利落地,“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一个人气的集聚效应。
江苏省推出的“六大行动”中,第一行动就是提升港口功能,实现内河航道直达连云港、大丰等港区,高速公路、铁路直达连云港和洋口港等港区。到2015年,连云港实现25万吨级航道通航,港口新增通过能力1亿吨、达到4.3亿吨。
数据足以说明,江苏省将举全省之力打造连云港的“桥头堡”功能。港口配套整体升级,对于区域内上市公司的利好不是三五年,而是更久远的影响。
上海证券报:有消息称,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带队的江苏省政府代表团11月23日在巴西与淡水河谷高层会面,就连云港与淡水河谷的多项合作进行了商谈。对于“大船靠岸”,公司有没有进行具体部署?
李春宏:打造“桥头堡”已经引来了人气,这在港口运营方面初见端倪。江苏省希望双方(淡水河谷和连云港)加快推进连云港至巴西散货班轮航线和在连云港建立铁矿石现货交易市场等合作事项。
投资者一直关心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上市公司层面可以回答的问题,要签也是集团公司层面签的协议。如果这件事办成了,对港口吞吐量和上市公司的装卸业务都有积极影响,但是短期内应该影响不大。港口吞吐量的具体变化,还是要关注大宗商品行业的变化。
上海证券报:最近几年公司主营港口业务吞吐量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其他北方港口发展,带走了部分生意?
李春宏:连云港主营港口业务,主营占比最高的是货物装卸业务,而直接影响货物装卸业务的就是港口的吞吐量。2013年,公司港口吞吐量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由于煤炭需求减少,煤炭在港口的接卸量降幅较大。受此影响,公司2013年的盈利增速有所放缓,从2012年的13%下滑至6%。而2014年一季度,公司盈利2383万元,同比下滑近五成。
说到竞争,连云港的确感受到来自北方港口的压力。大连港、青岛港等接近北方钢铁企业的港口都在争取淡水河谷的船只靠岸,但连云港港口有先行优势。
今年9月,淡水河谷的40万吨级大船已经在连云港进行了岸电设备的安装测试,为大船靠岸解决了技术问题。目前淡水河谷也是连云港进口铁矿石的最大供货商。
上海证券报:对于集团以及公司发展,您认为未来最大的瓶颈在哪?
李春宏:在多项国际项目谈判中,我们高端人才还比较欠缺,这与地区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
这根“扁担”要挑好两头,需要一个精良的团队,“一带一路”的建设说到底就是承载和吸纳人才的过程。目前公司发展的部分瓶颈来自于缺乏“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
未来,如果有更多高端人才入连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连云港的魅力的确不断增大,隐形的软实力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连云港“桥头堡”的地位牢固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