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广告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9亿资金“轰开”獐子岛跌停板
  • 打新资金未撤离
    保证金连续五周净流入
  • 行业等风险加权指数将推出
  • 资金回流
    产业趋势乐观品种
  •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五)
  • 股市火爆 中投证券易开户助力
  • 蓝筹估值修复或近尾声 公私募再挺成长主题
  • 牛市的风险在哪里
  •  
    2014年1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9亿资金“轰开”獐子岛跌停板
    打新资金未撤离
    保证金连续五周净流入
    行业等风险加权指数将推出
    资金回流
    产业趋势乐观品种
    期权策略篇之“备兑开仓精讲”(五)
    股市火爆 中投证券易开户助力
    蓝筹估值修复或近尾声 公私募再挺成长主题
    牛市的风险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市的风险在哪里
    2014-1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编辑 杨晓坤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油价暴涨,经济危机,股市大跌;油价暴跌,经济复苏,股市大涨。这是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虽然今年A股主板市场涨幅接近40%,但是考虑到过去4年时间内A股指数屡屡垫底全球市场,因此A股累计涨幅仍然处于牛市合理涨幅之内。若要考虑未来潜在的风险,关键点是牛市资源配置是否契合经济转型。

      油价暴涨对于能源输出型经济体是特大利好,油价暴跌对于能源输入型经济体是特大利好。如果将时间回拨至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时前苏联经济体和日本经济体,都曾经是别国羡慕的经济增长楷模。拜20世纪70年代油价暴涨的利好所赐,当时的前苏联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增速还是科技水准,乃至于国民生活水平都曾经达到别国羡慕的巅峰。但是前苏联并没有抓住油价暴涨所带来的经济转型契机,例如,前苏联将电子管技术发展到了人类科技的极限,却没有发展集成电路和芯片技术,结果国力在1982年之后盛极而衰、一溃千里。

      再来看日本,1982年油价暴跌周期开启之后,西方经济体中的“三驾马车”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共同受益,不过在1986年日本由于日元升值,日本股市和楼市开启了一段资产价格疯涨的火箭之旅。在资产价格泡沫之下,日本经济增长模式和国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受到别国的羡慕。但是日本同样没有抓住油价暴跌所带来的经济转型契机,例如,日本电子制造业中的模拟技术水准也同样发展到了人类科技的极限,但却没有抓住数字技术发展的契机,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落败于美国IT企业,在21世纪落败于中国和韩国电子企业。

      回顾历史,无论是油价暴涨还是油价暴跌,给予受益经济体的利好普惠周期大概是5年,假设该经济体没有抓住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契机,则大时代机遇稍纵即逝,这就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归纳出的风险因素。

      再从股市微观角度分析,以当年的日本资产价格泡沫为例,20世纪90年代,当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之后,大量持有不动产的保险、银行和券商是倒闭重灾区。而刚过去不久的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也有类似的教训。因此,从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角度考虑,通过资本市场引导制造业转型创新才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牛市稳健向上的基础。

      回到现在,A股3000点并非牛市终点,一是以沪深300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估值比较,A股仍然比美股便宜得多;二是油价暴跌开启的资本成本下降仅是开始,场外资金仍然会持续流入股市,因此A股具备回升至4300点上方的潜力。但假设A股资源配置不倾向于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创新,那么重蹈资产价格泡沫覆辙的概率犹存。反之,若股市与经济转型互为促动,则A股未来十年必上万点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