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广告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厉以宁刘世锦
    说“新常态”
  • 年末中国上演经济角力战
  • 工信部拟对
    锂离子电池实行准入
  • 保监会正在争取落实三项健康险税优政策
  • 短期降准预期再起(上接封一)
  • 关税升降指路产业结构调整
  •  
    2014年1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厉以宁刘世锦
    说“新常态”
    年末中国上演经济角力战
    工信部拟对
    锂离子电池实行准入
    保监会正在争取落实三项健康险税优政策
    短期降准预期再起(上接封一)
    关税升降指路产业结构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降准预期再起(上接封一)
    2014-12-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短期降准预期再起

      (上接封一)

      全面降准预期加大

      MLF以及SLO、SLF等各类创新工具,尽管针对性较强,但其操作透明度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效果也广受质疑。在临近年末流动性趋紧之际,央行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的格局愈发引人关注。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临近年末,央行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货币政策。一方面,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有必要维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充沛;另一方面,今年三季度以来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扬,尤其是股市大幅上涨推升了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防止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泛滥的状况。

      “进入12月,3月期shibor利率从11月低点回升约40个基点,而从人民币汇率同期明显贬值来看,有可能资本外流的状况正在加剧,从而抽紧国内资金面。”徐高说,央行行动可能有些迟缓,因而导致了资金价格的抬升,而资金价格上升与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目标矛盾。因此,近期全面降准的概率加大。

      事实上,继降息后,降准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再度出现在业内专家的视野中,降准的呼声也在不断加大。

      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目前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下将存准金率降至正常水平的条件逐渐成熟。

      “逐步降低法定存准金率将是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中长期趋势。”彭兴韵指出,有序而缓慢地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成本或其负债成本,不仅会使市场利率、贷款利率中枢下行,而且也为下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