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的确立决定了未来要稳健地实施新策略和新方法,在重点领域大胆实施改革。而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未来改革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生产要素的分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供应就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矛盾:一方面流动性非常充裕,一方面贷款利息又出奇的高。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因此,要实现经济新常态,生产要素的配置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随着新常态下增长和通胀重新确立长期趋势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会出现何种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信号:2015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央行一直坚持未出台大规模、连续的刺激政策,除了一次降息外,其他政策都是定向、窗口式的调节政策。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这种操作,可以作为判断明年货币政策的参照。不过,宏观政策不变并不是刚性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也意味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2015年的执行都是有弹性的,这实际上延续了过去的政策执行逻辑,根据实际经济形势相机抉择。
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徘徊在7.3%至7.5%之间,四季度走势也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产能过剩依然严重,房地产和出口仍面临不确定性。本周二,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1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9.5,预期49.8,创7个月来新低,且为7个月来首次跌破50的枯荣线。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9.6,为8个月低点。11月汇丰制造业PMI为50。这与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产值、投资、消费、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社会用电量等数据表现高度吻合,显示出中国经济活力降低,目前的经济转型仍面临重重困难,财政收入随之下降是很自然的。11月全国财政收入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事实上,自2012年来,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财政收入增速已从此前的17%左右降到10%以下,这种中高速增长可能成为新常态。
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念转变、政策转变,当然有个痛苦的过程,但不影响我们对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以中高速水平增长的信心。如果合理区间是指7%至7.5%的经济增速,那么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明年经济发展的挑战,以实现中央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定调。
观察最近的一些经济数据,可用三大特征来表述:第一,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第二,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国内外市场萎缩、多种成本抬升、融资环境不畅的背景下,国内工业发展遇到瓶颈;第三,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原有的过剩产业步履蹒跚,而新的产业生产点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与中国经济转型相匹配的增长动力转换仍在过程之中。这种经济运行的压力可能会延续到明年。
近期有几位靠近决策层的经济学家发表的一系列意见显示眼下中国经济内部系统性风险可能正在积聚。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说,“今后一两年防控风险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应该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最近两三年时间,在转型完成以前,目前的经济属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过程还没有完成,中高速增长的底还有一个探究的过程。”
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以货币供应量M2衡量,2009年至2013年货币供应高达63万亿,超过1949年以来前59年47万亿的货币供应。如此之多的货币已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铺开了数以万计、几十万计的项目投资,形成了金融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长链。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日前也直言,解决钱多、钱贵的问题,是新常态下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他表示,中国金融系统货币供应非常多,利率也非常高,这是有悖常理的乱象。我国储蓄率很高,大量的钱存在银行,而银行又受到各种管制,这使很大一部分钱不能供应给实体经济。再如,人民币管制还不够市场化,过量的货币没能引入实体经济中去。
客观而言,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依靠财税、金融和政府职能的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是最大红利所在。只是依据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很难指望政策会显著放松,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会影响很多其他具体政策的执行,比如货币投放量、信贷增量等,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其他一些改革如存贷比监管政策的调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随着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明显,财政部已在半个月内两次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用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的话来说,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在强化消费税的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但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这又制造了新的矛盾。
从另一个角度说,“新常态”的确立决定了未来要稳健地实施新策略和新方法,在重点领域大胆实施改革。诚然,中国最需要推动的改革是市场化改革,换言之,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未来改革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是中国市场应该追求的最基本的、长期的目标。但坦率而言,迄今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生产要素的分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供应就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矛盾:一方面流动性非常充裕,一方面贷款利息又出奇的高。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因此,要实现经济新常态,生产要素的配置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要实现不断强调的“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经济新常态目标,就必须同步推动改革进程,以改革新常态来为经济新常态护航。
总之,中央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中性的,谨慎与警惕兼有,稳增长仍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将会趋于积极,以充分发挥政策弹性。
(作者系智石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