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研究·市场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全球化退潮与危机演化联袂夹击俄罗斯
  • 古寺“功德箱”竟成景区“小金库”
  • 挖掘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增长点
  • “老大”之争
    折射转型之难
  • 杠杆操作: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  
    2014年12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全球化退潮与危机演化联袂夹击俄罗斯
    古寺“功德箱”竟成景区“小金库”
    挖掘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增长点
    “老大”之争
    折射转型之难
    杠杆操作: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化退潮与危机演化联袂夹击俄罗斯
    2014-12-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放大视角看俄罗斯危机以及以此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危机,核心关键词既不是美元升值和油价大跌,也不是乌克兰危局,而是危机实现了闭环。从2008年开始的那场危机的演化是个圆环,从一站到下一站,现在是第三站。俄罗斯危机,是危机演化和多元化退潮的必然。从全局视角看中国,需要有务实识势和顺势而为两种意识,把以人为核心的增长国策落到实处,尽全力让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程实

      2014年是新世纪的第十五年,也就是“新纪十五年”,这一年,对全球经济而言,注定不平凡。黄仁宇教授在他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提出了“大历史观”,认为“历史只有被放得足够大才看得清晰”,“大历史观”无意自高自大、大而无当、尾大不掉,而包含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读懂俄罗斯危机的当下现实,不无裨益。

      历史是大的,现实是小的,只有把现实放到历史之中,才能看清惊天时变之后的逻辑脉络。2014年尚未过去,俄罗斯经济金融就突然行至崩溃边缘。在油价超预期下挫并跌破每桶60美元的背景下,俄罗斯卢布连续几个交易日大幅度贬值,俄罗斯股市也呈自由落体的狂跌态势,俄罗斯危机已然爆发,俄罗斯经济或将快速进入大幅衰退阶段。普京政府能否力挽狂澜尚存很大变数,整个新兴市场动荡不安,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也同步陷入金融混乱,全球市场也被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弄得风声鹤唳。

      从俄罗斯看俄罗斯,国际油价下跌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而俄罗斯羸弱的经济基本面和脆弱的金融开放则给危机爆发带来了必然性。更重要的是,放大视角看俄罗斯危机以及以此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危机,核心关键词既不是美元升值和油价大跌,也不是乌克兰危局,而是危机实现了闭环。从2008年开始,我们似乎经历了三次、甚至更多次数的危机,但实际上,危机只有一场,只不过这场危机的演化是个圆环,从一站到下一站,危机的震心转移和形式转化如同在圆环上移动一样逻辑顺畅。

      危机演化的逻辑,涉及信用支点和木桶理论两个重要概念。金融,无论体现为什么业态,无论使用了什么技术,其本质都是资金融通,即实现资金跨时序、跨主体的优化配置,而资金融通的支点,则是信用,没有金融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信任,资金融通就难以发生。所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支点崩坏,而2008年以来各类信用的接连崩坏决定了危机的不同表现形式。至于危机集中发生在哪个区域,则是木桶理论决定的,木桶里的水总是会从最短板处流出,危机震心则总是会出现在信用支点最脆弱的区域。

      从这两个核心概念出发,我们可简单梳理危机演化的大逻辑,让2014的现实在历史中回归本位。危机第一站,美国次贷危机,表现为微观信用崩坏,银行间流动性枯竭,进而引发整个市场信贷紧缩,作为一场流动性危机,风险短板主要在美国,因为大部分美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由于摄入太多有毒资产而腐坏。微观信用崩坏后,政府将宏观信用注入市场,激活市场流动性。但任何信用,用多了,都会崩坏。在抵补微观信用缺失的过程中,宏观信用也逐渐透支,直至崩坏,于是,危机进入第二站: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实际上就是国家宏观信用崩坏的必然结果,而从债务风险分布看,欧洲是短板,于是危机重心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接下来,在全球各国宏观信用或多或少都出了问题时,多国政府又开始使用货币信用来抵补宏观财政信用的缺失,表现为超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接连推出,而一旦宽松货币政策使用过度,货币信用也会崩坏,而货币信用的短板,是金融体系脆弱的新兴市场,于是危机进入第三站: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危机。

      实际上,危机第三站从2013年就已开始,印度、印尼和泰国本币都曾大幅贬值并引发金融混乱。而2014年,危机彻底实现了闭环,这包含两层内涵:一方面,美国走过所有信用风险传递的全过程,终止了对货币信用的透支,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稳态路径,实现了闭环之后的去风险,美元则由此真正强势起来;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依旧停靠在危机第三站,之所以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的本币崩坏最为严重,是因为他们是新兴市场货币中的短板,这些资源型国家本币自由浮动,经济命脉却借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被美元所把持,这使其货币信用最为脆弱,最为受制于人,最易于被美国政策变化和美元走势所左右和冲击。

      从金融危机视角转向经济复苏视角,危机实现闭环的阶段恰是全球经济的多元化退潮阶段。简单地说,多元化退潮实际上就是“美国向上、新兴市场向下”的经济结构变化。危机闭环是多元化退潮的核心成因,但不是唯一成因,美国经济折返跑战略、全球政策差异性及风险结构自然变化等诸多要素共同促成了多元化退潮。真正可怕的是,多元化退潮是个内生固化的趋势,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危机的爆发会构成另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危机的诱因。这恰是2013年开始,印度、印尼、越南、泰国、巴西、阿根廷接连出现金融混乱的一个解释,也注定了俄罗斯危机接踵而至的必然性。

      如此看来,2014年末于俄罗斯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危机演化和多元化退潮的必然。那么,2015年会怎样?实事求是地说,危机闭环影响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强,因为美国经济将实现二次领跑、美国加息周期也将开启,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压力难以彻底化解、货币风险还将持续释放。所以,俄罗斯经济金融危机还将延续,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特别是其金融体系和本币汇率,则将面临危机闭环的更大挑战。

      那么,我国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从危机演化逻辑的分析看,夯实货币信用是关键。因此,2015年,通过坚定不移的金融改革和审慎有序的金融开放来夯实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来压制系统性信用风险上升的苗头,将是中国继续在危机闭环过程中“岁寒而未凋”的重中之重。从多元化退潮的趋势分析看,中国经济现状堪忧恰是退潮后新兴市场问题不断暴露的一种表现。有鉴于此,从全局视角看中国,需要有务实识势和顺势而为两种意识,不能对多元化抱有不切实际的憧憬,放下独善其身的过高期望,更强调和凸显经济发展的“中国标签”,把以人为核心的增长国策落到实处,让金融变为一池活水,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让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并通过以我为主、有所作为的策略选择去改变多元化退潮的“顺周期性”,进而为中国经济崛起“第二季”创造条件。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